[发明专利]智能对接装卸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0947.8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3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邵雪锋;林斌;王健;张皓威;冯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F17C13/02;F16L27/00;F16L27/08;F16L3/01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晓青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对接 装卸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对接装卸设备,包括装卸臂、目标锁定机构及控制机构。装卸臂包括若干支管和若干转动组件,每两相邻的支管之间均组装有一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用以调节相邻两支管之间的运动姿态及使相邻两支管之间相互导通。目标锁定机构包括相机模块和传感模块,相机模块组装于装卸臂末端,传感模块组装于槽车罐口处。在相机模块锁定传感模块的位置后,控制机构根据相机模块获取的槽车罐口位置信息控制若干转动组件运行,以对若干支管的姿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装卸臂和槽车罐口的对接。本发明能够全自动智能化地和槽车进行精准对接,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工作人员过分负重及工作强度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工程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智能对接装卸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液化天然气装卸车撬中,装卸臂(又称鹤管)是一种万向充装管道,其是用于栈桥储运管线和槽车之间进行介质传输作业的设备。由于液化天然气的温度很低,因此需要装卸臂必须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才能长期适用于对液化天然气的充装操作,不会轻易导致损坏。当然,液化天然气同时也是一种可燃气体,因此也需要装卸臂必须具备不会产生静电及摩擦不会产生火花等特性,因此对装卸臂的材质要求较高。通常,装卸臂由支柱、液相臂、气体回收臂、平衡装置、旋转接头及紧急切断阀等部件组成。
然而,现有实际应用中的装卸臂往往存在一些缺陷问题,例如对于装卸臂的移动需要完全通过人工操作完成,由于装卸臂的体积及重量均较大,极易致使工作人员因在移动装卸臂的过程中过分负载而带来安全隐患;又例如装卸臂在和槽车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一直扶持装卸臂端部的外壁,才能完全确保装卸臂能够和槽车进行精准对接,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如上所述,手动式装卸臂大大加大了工作强度和人力成本,得不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不利于产品的快速推广。
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对接装卸设备,能够全自动智能化地和槽车进行精准对接,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工作人员过分负重及工作强度高等问题,且该设备可在现有装卸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实现,改造成本低且周期短,具有很好的经济及实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对接装卸设备,包括:
装卸臂,包括若干支管和若干转动组件;
每两相邻的支管之间均组装有一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以调节相邻两支管之间的运动姿态及使相邻两支管之间相互导通;
目标锁定机构,包括相机模块和传感模块;
所述相机模块组装于装卸臂末端,所述传感模块组装于槽车罐口处;
控制机构,在相机模块锁定传感模块的位置后,所述控制机构根据相机模块获取的槽车罐口位置信息控制若干转动组件运行,以对若干支管的姿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装卸臂和槽车罐口的对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和组装于底座的支柱;
所述装卸臂组装于支柱;及
所述控制机构组装于支柱和/或底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支管分别为依次首尾导通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第四支管和第五支管;若干所述转动组件分别为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第三转动组件、第四转动组件和第五转动组件;
所述第一支管固定于于支柱;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组装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用以驱动第二支管沿横向进行转动;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组装于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之间,用以驱动第三支管沿自身轴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0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