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煅烧工序精准配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7391.5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4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黄海燕;韦德斌;何承;李永锋;廖原樟;张增堂;邓子成;甘邓秀;梁然章;苏昌青;潘华立;黄聪;陆大利;黄振;宋显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5/80 | 分类号: | B01F35/80;B01F35/221 |
代理公司: | 南宁众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3 | 代理人: | 贺丽娟 |
地址: | 531499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用预焙 阳极 生产 煅烧 工序 精准 配料 系统 | ||
1.一种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煅烧工序精准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料仓,其设有多个,每个所述储料仓用于储存同一级数粒径的石油焦,所述储料仓内设有料位计,所述储料仓下端设有呈漏斗状的出料段,所述出料段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处设有第一电控阀,所述出料段的倾斜面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第二电控阀;
称重机构,其与所述储料仓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称重机构包括第一称重箱和微调称重组件,所述第一称重箱对应设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称重箱上设有第一称重感应器,所述第一称重箱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三电控阀;所述微调称重组件包括螺旋输送机组、第二称重箱和导料筒,所述螺旋输送机组对应设于所述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称重箱对应设于所述螺旋输送机组的出料口处,用于称量重量小于等于10Kg的物料,精度为g,所述第二称重箱上设有第二称重感应器,所述导料筒设于所述第二称重箱出料口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称重箱连通;
混料仓,其通过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称重箱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混料仓内设有搅拌轴,用于搅拌均匀混料;以及
电气控制系统,其包括中央处理器、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所述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第二称重传感器、所述料位器与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发出控制信号,经所述D/A转换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的开启和闭合,以及控制工作组件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煅烧工序精准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称重箱包括:
称重底座,其与移动臂机构连接,通过所述移动臂机构驱动所述底座上下移动,;
托盘,其设于所述称重底座上,用于承载待测物料;以及
料筒,其固定设于机架上,所述料筒的上端对应设于所述螺旋输送机组出料口的下方,下端位于所述托盘正上方,与所述托盘之间存在间隙;
其中,在卸料时,所述托盘与所述移动臂机构连接,通过所述移动臂机构驱动托盘翻转倾斜一定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煅烧工序精准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边缘线上弯折形成挡板,与所述托盘转动方向一致的前端侧面设有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煅烧工序精准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翻转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称重底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称重底座上下移动,所述翻转组件包括:
驱动丝杆,其设于支撑座上;
夹爪,其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驱动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爪与所述驱动丝杆反向螺纹连接;以及
升降件,其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座升降;
其中,所述驱动丝杆转动,在夹取状态下,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相向运动,抓紧靠近所述托盘后端的两侧,所述升降件提升支撑座,所述托盘从后端向前端倾斜卸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煅烧工序精准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称重状态下,所述托盘与所述料筒下端之间的间隙为0.5-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煅烧工序精准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称重箱为皮带给料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煅烧工序精准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破碎装置,其用于盛放煅后石油焦,并对石油焦进行破碎,所述破碎装置下端设有出料口;
振动筛装置,其对应设于所述破碎装置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振动筛装置设有多级筛网,所述多级筛网对石油焦进行筛分,分离得到不用级数粒径的石油焦,每级筛网的出料口通过第二运输机构与所述一一对应储料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生产煅烧工序精准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包括输送管或运料小车;所述第二运输机构包括输送管或运料小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73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一体化户外型防反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镀锌方管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