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饲用溶血卵磷脂及其制备方法、饲用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5605.3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8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年;张志清;黄广明;代珍青;谭建雄;苏朝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20/158 | 分类号: | A23K20/15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张晓婷;朱培祺 |
地址: | 52851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血 卵磷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乳化剂 | ||
本发明涉及饲料乳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饲用溶血卵磷脂及其制备方法、饲用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饲用溶血卵磷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大豆磷脂投入到酶解罐中预热;步骤(2)、加入水;步骤(3)、加入磷脂酶;步骤(4)、加热并保持酶解温度,进行酶解;步骤(5)、酶解结束,升温灭酶,得到饲用溶血卵磷脂。所述饲用溶血卵磷脂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大豆磷脂中溶血卵磷脂的含量,溶血卵磷脂的酶解得率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能够促进禽畜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解决了目前大豆磷脂中的溶血卵磷脂酶解得率较低,溶血卵磷脂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乳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饲用溶血卵磷脂及其制备方法、饲用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消化存在一个基本的问题是脂肪是非水溶性的,可脂肪消化要在水溶液体系内进行。脂肪消化的第一步是脂肪乳化,乳化的脂肪与脂肪酶一起进入水介质中,这个过程由胆汁完成,胆汁具有激活胰腺脂肪酶和乳化脂肪的功能,在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胆汁盐中的表面活性剂产生微滴或微泡,甘油一酸酯和游离脂肪酸在微泡中聚集形成三维结构。这些微泡被转运到胃肠道壁,并将营养物质运送到肠绒毛供吸收。这些脂类物质被吸收后以乳糜微粒的形式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然后进入血液循环。
磷脂作为乳化剂,能形成微泡结构协助脂肪酸吸收,溶血卵磷脂(也称溶血磷脂)是一种特别的磷脂,它比其它磷脂更具有亲水性,与胆汁盐、脂肪酸及甘油一酯一起自发形成微泡,与其它磷脂形成的生泡相比,溶血卵磷脂形成的微泡更小,且更稳定,乳化油脂的能力是普通磷脂的4~5倍,乳化形成的油脂颗粒直径更小。溶血卵磷脂作为饲料脂肪乳化剂,可以有效降低畜禽养殖的成本,目前市场上的饲用溶血卵磷脂乳化剂的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大豆磷脂中的溶血卵磷脂酶解得率较低,饲用乳化剂中的溶血卵磷脂的含量较低,溶血卵磷脂的生产成本较高,此外,目前饲用乳化剂标示的成分中含有溶血卵磷脂,但实际上是简单地将大豆磷脂复配而成,制约了溶血卵磷脂在饲料行业中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饲用溶血卵磷脂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大豆磷脂中溶血卵磷脂的含量,溶血卵磷脂的酶解得率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能够促进禽畜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解决了目前大豆磷脂中的溶血卵磷脂酶解得率较低,溶血卵磷脂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饲用溶血卵磷脂,饲用溶血卵磷脂中的溶血卵磷脂的含量高,解决了现有大豆磷脂中的溶血卵磷脂酶解得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饲用乳化剂,饲用乳化剂中的溶血卵磷脂的含量高,解决了现有饲用乳化剂仅仅简单地将大豆磷脂复配,饲用乳化剂中的溶血卵磷脂的含量较低,不方便在饲料中添加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饲用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饲用乳化剂中的溶血卵磷脂的含量高,解决了现有饲用乳化剂中的溶血卵磷脂的含量较低,不方便在饲料中添加使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饲用溶血卵磷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大豆磷脂投入到酶解罐中预热;
步骤(2)、加入水;
步骤(3)、加入磷脂酶;
步骤(4)、加热并保持酶解温度,进行酶解;
步骤(5)、酶解结束,升温灭酶,得到饲用溶血卵磷脂。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1)中,预热温度为40~60℃,预热时间为10~60min;
所述步骤(4)中,酶解温度为50~70℃,酶解时间为1.5~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5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