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纹轴工件磁粒研抛去毛刺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52665.8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勇;姚佰成;赵玉刚;高跃武;孟建兵;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1/10 | 分类号: | B24B31/10;B24B31/112;B24B31/12;B24B27/033;B24B41/02;B24B4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史云聪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工件 磁粒研抛去 毛刺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螺纹轴工件磁粒研抛去毛刺装置及方法,涉及螺纹轴工件去毛刺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机床底板(4),机床底板(4)上设置有旋转驱动与进给驱动装置(1)、超声发声器(6)和数控系统(7);旋转驱动与进给驱动装置(1)一端的滑轨槽上设置有套筒尾座部件(3)和磁极移动工作台装置(5);旋转驱动与进给驱动装置(1)的三爪卡盘(109)用于连接螺纹轴工件(2),套筒尾座部件(3)的套筒(301)内放置有磁性磨料(305);夹爪装置工作台(504)的开槽弧形磁极对(501)环设于套筒(301)外侧。基于本发明上述装置的去毛刺方法,可实现螺纹轴工件螺纹段的自动化去毛刺加工,能够降低螺纹表面粗糙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纹轴工件去毛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纹轴工件磁粒研抛去毛刺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螺纹按用途可分为联结螺纹和传动螺纹,按牙型可分为三角形、矩形、圆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螺纹产品的加工方法很多,螺栓螺杆等外螺纹大多用车削方法加工,对于螺纹直径不大的螺杆,量产时采用滚丝或搓丝可提高加工效率。数控机床加工的螺纹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一致性好。但在螺纹车削完成后,毛刺的产生一直困扰着众多生产厂家。螺纹加工时一般会在两个位置产生毛刺,一处是在牙顶,由于螺纹车刀侧刃的挤压而产生的毛刺;一处是在螺纹的头、尾半扣处,由于不足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牙型而产生的毛刺。螺纹工件上凸起的毛刺会增加螺纹表面粗糙度,妨碍适配件与平整的工件表面之间固定。当装配件压在毛刺上时,毛刺将被压下从而导致螺纹变形并增加螺纹错扣的可能性。
为了提高螺纹工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工件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后,还需进行去除刀痕、毛刺等研抛加工处理以降低表面粗糙度。去除螺纹轴工件上螺纹段的毛刺,常采用螺纹车刀重复空走的方法;或采用化学药水去除法,是一种采用化学药水去毛刺的技术,一般采用浸泡工艺;或采用喷砂去毛刺,喷砂后可较好地去除毛刺,且对产品质量有一定提升,但目前喷砂效率比较低,且产品后期螺纹清理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纹轴工件磁粒研抛去毛刺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实现螺纹轴工件螺纹段的自动化去毛刺加工,对于降低螺纹表面粗糙度、提高螺纹轴工件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纹轴工件磁粒研抛去毛刺装置,包括机床底板,所述机床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旋转驱动与进给驱动装置、超声发声器和数控系统;所述旋转驱动与进给驱动装置一端的滑轨槽上滑动设置有套筒尾座部件和磁极移动工作台装置;所述旋转驱动与进给驱动装置的三爪卡盘用于固定连接螺纹轴工件,所述螺纹轴工件远离所述三爪卡盘的一端能够活动套设于所述套筒尾座部件的套筒内,所述套筒内放置有磁性磨料;所述超声发声器与所述磁极移动工作台装置的超声振动装置尾部电连接;所述超声振动装置头部连接有夹爪装置工作台,所述夹爪装置工作台的开槽弧形磁极对环设于所述套筒外侧;所述数控系统能够实现套筒尾座部件、磁极移动工作台装置和螺纹轴工件的联动控制,同时实现超声发声器的超声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2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