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危险驾驶场景中主导因素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3310.0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0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昕;刘涛;赵朋刚;彭亮;张正龙;迟霆;赵思佳;杨渊泽;周忠贺;赵悦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8;G06V10/50;G06V10/764;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刘欣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 驾驶 场景 主导 因素 确定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危险驾驶场景中主导因素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危险驾驶场景涉及到的多个类型的行驶参数和多个类型的评价指标参数;基于行驶参数和评价指标参数,拟合出多个类型的行驶参数与目标类型的评价指标参数之间的目标函数关系,并获取目标函数关系对应的拟合精度;对于行驶参数中任一类型的目标行驶参数,基于目标函数关系和拟合精度,确定目标行驶参数对目标类型的评价指标参数的影响度;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影响度所对应类型的行驶参数确定为目标危险驾驶场景中的主导因素。基于此,能够降低对危险场景进行分析评价难度,提高对危险驾驶场景中主导因素的确定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危险驾驶场景中主导因素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自动驾驶领域,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事故频发,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消费者和各大主机厂商的高度重视。目前,业界仍未就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安全性测试达成一致。由于未知的危险交通场景难以穷尽,基于场景的实车测试方法存在技术瓶颈,所以行业普遍共识是需要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虚拟测试与评价。
在进行虚拟测试与评价过程中,需要确定的重要因素就是危险驾驶场景中的主导因素,但是目前确定主导因素的方式往往是由人工凭经验来确定,这就会导致该过程掺杂较多的主观因素,使确定出的主导因素与客观事实脱节,进而导致客观事实中的主导因素无法被发现,对虚拟测试与评价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危险驾驶场景中主导因素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提高对危险驾驶场景中主导因素确定的准确性,使确定出的主导因素与客观事实更为相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危险驾驶场景中主导因素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危险驾驶场景涉及到的场景参数,所述场景参数包括多个类型的行驶参数和多个类型的评价指标参数;
基于所述行驶参数和所述评价指标参数,拟合出多个类型的所述行驶参数与目标类型的所述评价指标参数之间的目标函数关系,并获取所述目标函数关系对应的拟合精度,所述目标类型为评价指标参数的多个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对于所述行驶参数中任一类型的目标行驶参数,基于所述目标函数关系和所述拟合精度,确定所述目标行驶参数对所述目标类型的评价指标参数的影响度;
在得到所有类型的行驶参数各自对应的影响度之后,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影响度所对应类型的行驶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危险驾驶场景中的主导因素。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危险驾驶场景中主导因素的确定装置,该危险驾驶场景中主导因素的确定装置包括:
特征图提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图像数据,并利用多个卷积核对所述待检测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特征图;
梯度直方图特征获取模块,用于对于任一特征图,将所述特征图输入到预设的梯度直方图特征获取算法中,获取所述梯度直方图特征获取算法输出的所述特征图对应的梯度直方图特征;
分类模块,用于将各特征图对应的梯度直方图特征输入到预设分类器中,获取所述预设分类器的分类结果,并基于所述分类结果检测所述待检测图像数据中的行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危险驾驶场景中主导因素的确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3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