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8280.2 | 申请日: | 202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2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卫;梁雅婷;顾瑞霞;程月;任晨瑜;瞿恒贤;郭聪聪;陈霞;关成冉;张臣臣;瓦云超;燕宪涛;曹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04 | 分类号: | C12N1/04;C12N1/38;A23L2/39;A23C9/123;C12R1/25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植物 杆菌 grx401 黏附 存活率 复合 保护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去除复合保护剂中的单一保护剂,确定对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水分含量及酶活影响显著的单一保护剂;(2)以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及酶活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脱脂乳、海藻糖、蔗糖、谷氨酸钠和菊粉5种单一保护剂浓度的较优添加范围;(3)以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及酶活为指标,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优化复合保护剂配方,得到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本发明能够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对肠上皮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和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食品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黏附是乳酸菌在机体胃肠道中生存的基本特性,乳酸菌在机体肠上皮细胞上的黏附可以促进其在机体内定植的持久性,并通过其代谢产物和抑制肠道病原菌的黏附等各种不同的机制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也是乳酸菌在机体内发挥益生功能的先决条件。
随着乳酸菌越来越多的功能被挖掘,乳酸菌的生产和开发也成为了当下的开发热点。其中,真空冷冻干燥以其较高的存活率和易于生产而被广泛的用于深受市场欢迎的发酵乳发酵剂、益生乳酸菌固体饮料等产品的加工。但由于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压力的变化、冰晶的形成及酶活的降低等对乳酸菌细胞造成了较大的损伤,对其黏附、存活率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其益生功能的发挥。而脱脂乳、糖类等保护剂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对乳酸菌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够提高冻干后的黏附率及存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去除复合保护剂中的单一保护剂,确定对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水分含量及酶活影响显著的单一保护剂;
(2)以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及酶活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脱脂乳、海藻糖、蔗糖、谷氨酸钠和菊粉5种单一保护剂浓度的较优添加范围;
(3)以真空冷冻干燥后植物乳杆菌grx401的黏附率、存活率及酶活为指标,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优化复合保护剂配方,并进行验证,得到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
还包括步骤(4),研究优化后的复合保护剂对植物乳杆菌grx401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黏附Caco-2细胞的增强作用。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rx401,已于2021年10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23544。
步骤(3)得到的复合保护剂能够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在真空冷冻干燥后对肠上皮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和存活能力。
一种提高植物乳杆菌grx401冻干黏附率和存活率的复合保护剂在发酵乳、发酵乳饮料及乳酸菌固体饮料食品生产的应用。
本发明方法先进科学,本发明中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rx401,已于2021年10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NO.235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8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凝胶注模技术的荧光玻璃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的分体组合式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