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电池注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3253.4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4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段徽庆;袁小东;张炳;刘子雄;袁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科瑞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H01M6/00;H01M10/04;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许利波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设备 | ||
1.一种软包电池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流转水车(10)、变距装置(20)、短路测试装置(30)、第一称重装置(40)、注液装置(60)、补液装置(70)、封装装置(80)、绝缘测试装置(90)以及设置于所述补液装置(70)一侧的第二称重装置(100),该软包电池注液设备还包括第一输送装置(110)、第二输送装置(120)、第三输送装置(130)、第四输送装置(140)、第五输送装置(150)、第一回转输送装置(50)和第二回转输送装置(160);
所述流转水车(10)能够将电池(1)由其上料工位排列输送至其下料工位,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10)能够将位于所述流转水车(10)下料工位的所述电池(1)输送至所述变距装置(20),所述变距装置(20)能够改变若干所述电池(1)的间距,所述第二输送装置(120)能够将所述变距装置(20)变距后的所述电池(1)输送至所述短路测试装置(30)、将所述短路测试装置(30)测试后的电池(1)输送至所述第一称重装置(40)并将所述第一称重装置(40)称重后的所述电池(1)输送至所述第一回转输送装置(50)的上料工位,所述第一回转输送装置(50)能够将所述电池(1)输送至所述注液装置(60)的注液工位并将所述注液装置(60)注液后的所述电池(1)输送至所述第一回转输送装置(50)的下料工位,所述第三输送装置(130)能够将所述第一回转输送装置(50)的下料工位的所述电池(1)输送至所述第二称重装置(100),所述第三输送装置(130)能够将所述第二称重装置(100)称重后的良品输送至所述第二回转输送装置(160)的上料工位,或将所述第二称重装置(100)称重后的不良品输送至所述补液装置(70)的上料工位并将补液后的所述电池(1)输送至所述第二回转输送装置(160)的上料工位,所述第二回转输送装置(160)能够将所述电池(1)输送至所述封装装置(80)的封装工位并将所述封装装置(80)封装后的所述电池(1)输送至所述第二回转输送装置(160)的下料工位,所述第五输送装置(150)能够将所述第二回转输送装置(160)下料工位的所述电池(1)输送至所述绝缘测试装置(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水车(10)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输送部的若干第一夹持机构(12),若干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2)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2)包括:
第一底座(121),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的输送部;
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121)的至少一个第一夹具(122),所述第一夹具(122)包括第一夹持件(1221)、第二夹持件(1222)和锁紧结构(1223),所述第一夹持件(122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222)相对设置,所述锁紧结构(1223)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22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222),所述锁紧结构(1223)具有使所述第一夹持件(122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222)保持相互靠近的锁紧状态;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1)的上料端和下料端均设置有解锁机构(13),所述解锁机构(13)能够解除所述锁紧结构(1223)的锁紧状态以使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1221)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222)相互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装置(20)包括:
第二底座(21),位于所述流转水车(10)的一侧;
传输机构(22),包括传动轮(221)和传动件(222),所述第二底座(21)顶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动轮(221),所述传动件(222)可转动绕设在所述传动轮(221)上;及
安装件(23)和第二夹具(24),所述传动件(22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安装件(23),所述传动件(222)能够驱动所述安装件(23)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每个所述安装件(23)分别设置有夹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科瑞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科瑞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32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印刷刮刀
- 下一篇: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