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液化气体燃料罐及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1201.1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1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玭;柳卫东;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12 | 分类号: | B63B25/12;B63B25/14;B63B2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气体燃料 船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液化气体燃料罐及船舶,至少包括并联罐体、气室与积液井,相邻罐体间设置有水密舱壁互不相通,配合保持关闭的阀门,当船舶破损时最大几率仅导致单个罐体破损进水时,其他罐体不受影响,减少船舶的破损进水量,提高船舶稳定安全性。气体燃料是不断消耗的,设置水密舱壁,减少不同液面高度液化气体的自由液面,减小舱室内晃荡载荷,提高船舶结构安全性;通过气相连通管和液相连通管的设置,设置一个所述气室和一个所述积液井即可,减少液货泵、液货设备和管路数量,节约成本。船用液化气体燃料罐在船舶沿船宽方向布置且可突出甲板,降低整船重心,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船舶液化气体燃料的容积,增大船舶航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化气体燃料罐结构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船用液化气体燃料罐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期限日益临近,船舶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考虑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采用甲烷、乙烷、氨气、氢气等液化气体燃料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手段。
常规液化气体燃料在船上的储存舱往往布置在甲板以上的露天区域,且采用圆柱罐外形。但对于氢气、氨气等能量密度很低的燃料,需要在甲板以上设置非常大的燃料舱,造成整船重心非常高,稳性差。但是若布置在甲板以下,由于甲板以下要尽可能用来装货,留给燃料舱的长度有限,在船长限定的条件下,燃料舱布置空间往往是一个高度和宽度较大,但长度较小的狭扁的船舶布置区域。常规的圆柱罐或双耳液罐布置方案空间利用率低。
目前业界已提出三耳并联液罐布置,如专利201510846006.5所述的纵向布置方案,但专利201510846006.5所述的纵向布置方案只适用于大舱容的装货布置方案,液罐直径接近船舶型深,对甲板以下空间占用过大,不适用于燃料罐布置需求。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的气体燃料罐结构,可以更合理利用狭扁的船舶布置空间,同时提高船舶结构和稳定性安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液化气体燃料罐及船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料舱布置方案空间利用率低及船舶结构和稳定性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液化气体燃料罐,所述船用液化气体燃料罐至少包括:
并联罐体,所述并联罐体包括中间罐体及位于所述中间罐体两侧的侧罐体,相邻罐体间设置有纵向舱壁互不相通,且所述纵向舱壁的延伸方向与船宽方向垂直;
气室,所述气室设置在所述中间罐体的顶部,与所述侧罐体的顶部通过气相连通管相连;
积液井,所述积液井设置于所述中间罐体的底部,与所述侧罐体的底部通过液相连通管相连,且各个所述侧罐体与所述中间罐体之间对应的所述液相连通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纵向舱壁为水密舱壁。
优选地,所述阀门为遥控阀门,由液货控制系统控制其打开或关闭状态。
优选地,两侧所述侧罐体的罐体直径相同,且所述侧罐体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中间罐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中间罐体的高度大于所述侧罐体的高度且所述中间罐体的底部要低于所述侧罐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船用液化气体燃料罐为半冷半压式船用液化气体燃料罐,封头形状包括球形、碟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并联罐体外部设置有隔热绝缘层,且在所述并联罐体外部高度方向上设置有结构加强环。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船舶,所述船舶沿船宽方向布置有上述任一所述船用液化气体燃料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1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消弧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