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3023.6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闫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隆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废弃物 智能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固体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料定向传输装置,用于通过传送带形成固体废弃物的环形传输路径,在环形传输路径上确定批次固体废弃物,对批次固体废弃物进行持续性分布调整;
图像采集识别装置,用于建立面向环形传输路径的光学传感器形成图像特征连续采集通道,对批次固体废弃物图像特征进行持续采集,通过图像特征识别形成批次固体废弃物的材质组成数据,材质组成数据包括材质类型和材质比例;
固料分流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材质组成数据形成对环形传输路径上传输分支路径的时序控制,控制传输分支路径的开启和关闭,将批次固体废弃物导向对应专用设备的传送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料定向传输装置包括:
上层环形传送带,用于通过一个传送带形成上层环形传输路径,形成位置参考基准,受控调整传输速率;
下层环形传送带,用于通过若干个传送带形成下层环形传输路径,形成位置参考基准,受控调整传输速率,控制确定传送带形成传输分支路径的开启和关闭;
上层环形传输路径与下层环形传输路径间通过一个过渡传送带形成衔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环形传送带包括支撑辊,支撑辊包括一个水平横置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两端对称固定与圆柱体共轴线的支撑耳柱,支撑耳柱转动固定在平行框架的对称固定孔内;在圆柱体的轴向两端直径最大,在圆柱体的轴向两端之间圆柱体的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相邻两个支撑辊的直径缩小方向相反,输送带敷设在支撑辊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沿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图案标识,用于量化输送带上的相对位置,图案标识在输送带两侧边缘对称设置,图案标识形成输送位置参考基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环形传送带的延展方向存在持续高度落差,输送带承载面上布设与延伸方向单方向交错的凸起纹理。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环形传送带包括承载传送带,用于受控输送批次固体废弃物形成的堆积层,还包括导向传送带,用于在下层环形传输路径中受控形成传输分支路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传送带包括形成闭环的输送带、连接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驱动辊、支撑输送带的支撑辊和用于驱动辊和支撑辊转动固定的平行框架,支撑辊支撑的输送带承载面构成下层环形传输路径的一部分;平行框架通过支撑结构保持与地面的稳定固定,第二驱动电机的基座或壳体固定在平行框架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传送带包括形成闭环的输送带、连接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驱动辊、支撑输送带的支撑辊和用于驱动辊和支撑辊转动固定的平行框架,支撑辊支撑的输送带承载面构成下层环形传输路径的一部分;第三驱动电机的基座或壳体固定在平行框架上;支撑辊中包括一个滑动套支撑辊,滑动套支撑辊的支撑表面由一个滑动套形成,滑动套受输送带摩擦力与支撑辊主体形成周向的相对转动;导向传送带设置在两个相邻承载传送带之间,导向传送带的平行框架的一端与第一个相邻承载传送带的平行框架相邻端通过滑动套支撑辊将框架延长段形成铰接,导向传送带的平行框架的另一端与第二个相邻承载传送带的平行框架的相邻端相接触;导向传送带还包括转向电机,在铰接位置,第一相邻承载传送带的平行框架与滑动套支撑辊的支撑耳柱固定,滑动套支撑辊的支撑耳柱与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共轴固定,导向传送带的平行框架与转向电机的基座或壳体固定,形成转向电机受控带动导向传送带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隆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隆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30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