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医废回收方法、系统、医废回收柜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76493.8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3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天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木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B65F7/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杨用玲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回收 方法 系统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医废回收方法、系统、医废回收柜和机器人,其方法包括步骤:通过医废回收柜设置区内设置的第一医废回收柜的显示屏获取接收指令,并开启第一医废回收柜的回收腔接收医疗废弃物,在接收医疗废弃物完毕后,关闭第一医废回收柜的回收腔;通过第一医废回收柜的显示屏获取第一呼叫指令,并根据第一呼叫指令通知医废回收机器人携带第二医废回收柜前往医废回收柜设置区;利用医废回收机器人将医废回收柜设置区内第一医废回收柜更换为第二医废回收柜,并将第一医废回收柜运送至预设的医废处理区域。本发明可以达到全天候均可以回收医疗废物的效果,实现医院中医疗废弃物的智能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医废回收方法、系统、医废回收柜和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弃物,根据法规规定,医疗废弃物的回收过程需要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流程,目前对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流程中仍需要人工参与运送及处理过程,而数量较多、重量较大的医疗废物十分耗费人力,且难以保证全天候运送条件。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智能医废回收方法,通过设置医废回收柜与智能机器人,实现医院中医疗废弃物的智能回收,达到全天候均可以回收医疗废物的效果,且在回收过程中避免人力耗费,提高医废回收流程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的现有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流程难以保证全天候运送条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医废回收方法、系统、医废回收柜和机器人,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医废回收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医废回收柜设置区内设置的第一医废回收柜的显示屏获取接收指令,并开启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的回收腔接收医疗废弃物,在接收所述医疗废弃物完毕后,关闭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的回收腔;
通过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的显示屏获取第一呼叫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呼叫指令通知医废回收机器人携带第二医废回收柜前往所述医废回收柜设置区;
利用所述医废回收机器人将医废回收柜设置区内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更换为所述第二医废回收柜,并将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运送至预设的医废处理区域。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医废回收方法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时控制医废回收柜设置区内设置的医废回收柜接收医疗废弃物,并根据用户需求控制医废回收机器人携带另一医废回收柜前往该医废回收柜设置区,更换该区域内的医废回收柜,并将在更换后将区域内原医废回收柜运送至医废处理区域,通过医废回收柜与医废回收机器人之间的联动控制,实现医院内医疗废弃物全天候处理的效果,形成闭环化管理的医院医废回收流程,提高医废回收效率,便于对医废回收流程进行统一化管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医废回收柜与第三方数据系统通讯连接,每组所述医疗废弃物的垃圾袋上设置ID不同的RFID绑扎带;
所述的关闭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的回收腔之后,所述的通过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的显示屏获取第一呼叫指令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称量所述医疗废弃物的实际重量;
通过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的回收腔内置的识别装置,识别所述医疗废弃物的垃圾袋上所述RFID绑扎带的ID;
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根据所述RFID绑扎带的ID,从所述第三方数据系统获取所述RFID绑扎带的ID对应的所述医疗废弃物的预计重量,将所述预计重量与所述实际重量对比;
若所述预计重量与所述实际重量的误差小于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正常接收所述医疗废弃物;
若所述预计重量与所述实际重量的误差不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医废回收柜生成超重通知并报警,根据所述实际重量更新所述第三方数据系统中所述RFID绑扎带的ID对应的所述医疗废弃物的预计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木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木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64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催化条件下合成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托盘自动更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