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7316.1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0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宾;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3;G06F16/242;G06F16/245;G06F16/248;G06F16/27;G06F16/28;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东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国际生物岛螺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查询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计算机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在数据库中查询数据之前,该数据库已预先按照数据查询频次划分为冷数据区和热数据区,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将所有的存储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区域导致的索引性能崩溃的问题,而且热数据选用的是存储数据中近期经常被查询的数据,当用户进行数据查询时,与查询语句对应的待查询数据中包含热数据的概率较高,而热数据区相较于原有的存储区域,其存储的数据量较小,索引性能较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数据查询范围,并有效提高数据查询效率和查询精度;而当待查询数据包含冷数据时,本申请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将该冷数据从冷数据区转移到热数据区后生成热数据,从而进一步提升数据查询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普及,其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也在高速增长,面对愈来愈大的数据总量,如何合理、高效的管理这些数据,以便提高数据查询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数据查询时,主要是对存储在同一存储区域中所有的存储数据进行查询,当存储区域中的存储数据的数据量超出一定范围后,数据的索引性能将会显著下降,进而影响数据的查询效率和查询精度,并且,当存储区域的数据量过多时,一般会选用存储性能较好的硬件进行存储,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存储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现有技术中同一存储区域中存储有大量的存储数据,影响数据的查询效率和查询精度,并提高数据存储成本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查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在已建立的数据库中输入的查询语句,并确定所述查询语句对应的待查询数据,所述数据库预先按照数据查询频次划分为冷数据区和热数据区,所述冷数据区中包括多个冷数据,所述热数据区中包括多个热数据;
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存在于所述冷数据区中的冷数据;
当所述待查询数据中包含第一数据时,将所述第一数据从所述冷数据区转移至所述热数据区,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热数据,以对所述热数据区进行更新;
在已更新的所述热数据区中提取所述待查询数据。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查询语句对应的待查询数据,包括:
将所述查询语句输入至预先配置的数据预测模型中,得到所述数据预测模型输出的所述查询语句对应的待查询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预测模型是以训练查询语句为训练样本,以所述训练样本对应的真实查询数据为样本标签进行训练得到的。
可选地,所述冷数据区中的冷数据对应的索引类型,与所述热数据区中的热数据对应的索引类型不同;
所述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一数据,包括:
对所述待查询数据中各数据的索引类型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判断所述待查询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一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文件块和第一索引,所述第一索引是依据所述冷数据区中的数据索引与文件块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配置的;
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从所述冷数据区转移至所述热数据区,生成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热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在所述冷数据区中提取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文件块,并将所述文件块转移至所述热数据区;
根据所述热数据区中的数据索引与文件块之间的映射关系,对提取到的所述文件块配置在所述热数据区的第二索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7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