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导磁体用非等高自屏蔽梯度线圈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4256.6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安;田焕霞;陈琳鑫;陈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惠仁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48 | 分类号: | G01R33/48;G01R33/385;G01R33/4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导 磁体 屏蔽 梯度 线圈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磁体用非等高自屏蔽梯度线圈的设计方法,首先通过blender2.72对源区进行离散和网格划分,采用固定交替方式三角化圆面网格,然后储存成stl格式文件输出;采用MATLAB软件读取源区stl格式网格的各个顶点和面,优化顶点和面的排布顺序,计算出目标点上磁场值;根据边界元法,设置导线尺寸,计算源点区通电导线对场点的贡献值,约束梯度线圈功耗最小,求出梯度线圈上电流分布;通过流函数法得到超导磁体用非等高自屏蔽梯度线圈的绕线形状。本发明采用上述超导磁体用非等高自屏蔽梯度线圈的设计方法设计的自屏蔽梯度线圈,能在线性度满足MRI的使用要求的同时,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优化线圈中的功耗和储能最小化,降低端部位置在磁体中产生的涡流和自身的功耗和储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导磁体用非等高自屏蔽梯度线圈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梯度线圈是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在成像区域产生梯度磁场,实现对信号空间定位。在磁共振成像(MRI)中,要实现对信号的X、Y、Z三个方向空间定位,需要三路梯度线圈。梯度线圈在实现空间定位过程中,由于梯度电流的快速切换方向,会在梯度线圈附近的金属中产生涡流,涡流产生的磁场叠加到原梯度磁场中,会导致梯度线圈定位不准,产生涡流伪影和图像畸变。
目前超导MRI系统中克服梯度线圈在金属导体中产生涡流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自屏蔽梯度线圈;第二种增加梯度线圈和极头之间的距离。第一种方法是采用自屏蔽梯度线圈,通过使屏蔽区域磁场变化为零,从而使极头上不会产生感应涡流。第二种方法采用增加主线圈和金属导体之间间距,该方法使超导磁体体积变大,生产成本增高。
本发明专利为了解决上述自屏蔽梯度线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导磁体用非等高自屏蔽梯度线圈设计方法。在线性度满足MRI的使用要求的同时,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优化线圈中的功耗和储能最小化,降低端部位置在磁体中产生的涡流和自身的功耗和储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导磁体用非等高自屏蔽梯度线圈设计方法。在线性度满足MRI的使用要求的同时,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优化线圈中的功耗和储能最小化,降低端部位置在磁体中产生的涡流和自身的功耗和储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导磁体用非等高自屏蔽梯度线圈的设计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所设定线圈源区参数和目标点,采用blender2.7软件对超导磁体用非等高自屏蔽梯度线圈的圆柱面进行固定交替式三角化处理,优化源区网格排布方式,即将源区离散化。
步骤二:将成像区域直径400mm球体分成19层,屏蔽区域分成42层,每层每隔3°设定一个测试点,一共8223个测试点,并求出这些测试点的x、y、z坐标。得到源坐标点S(x,y,z)和场坐标点F(x1,y1,z1)。
步骤三:根据目标场点坐标值确定目标点梯度磁场值。球面上目标点磁场值为坐标点x坐标值与梯度强度乘积。即:
Gz=G*x
公式中Gz为给定目标区域内目标点的梯度磁场值,单位为mT;G为给定线性区域梯度强度,单位为mT/m;x为目标点x方向坐标值,单位为m。
屏蔽区域目标点磁场值为1e-6。即:
Gzs=1e-6
公式中Gzs为给定屏蔽区域目标磁场值,单位为T。
步骤四:根据边界元法与设置的超导磁体用非等高自屏蔽体度线圈导线尺寸,计算源点区域通电导线对场点的贡献值。其计算方法如下:
源点区域离散化,离散成顶点和三角面,采用排序程序,对源点顶点和三角面进行排序,得出离散顶点的坐标值Ss(x,y,z)。
根据毕奥萨伐尔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惠仁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惠仁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4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