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模组电池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89820.3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5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红;张亮;喻海东;喻文;王鑫瑞;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8;H01M50/249;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敖俊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模组 电池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双层模组电池系统及车辆,双层模组电池系统包括上箱体组件、下箱体组件、模组组件以及水冷板组件,所述下箱体组件具有容置腔,所述模组组件包括上层模组组件、模组分隔板、模组支架、下层模组组件;所述水冷板组件包括上层水冷板以及下层水冷板;所述上层模组组件、上层水冷板、模组分隔板、模组支架、下层模组组件以及下层水冷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模组支架和模组分隔板,使模组组件和水冷板组件设置双层,形成双层模组和双层水冷结构,有效利用了Z向空间,确保容纳腔内能够容纳更多数量的电池模组,提高电池包总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模组电池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正在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续航里需求越来越高,增加电池模组,提升电池包电量是解决续航里程有效方案。但目前的相关技术中电池包通常采用单层模组平铺布置,即通过安装螺栓将单层电池模组固定于下壳体内部,平铺形式的电池模组的尺寸主要受到车辆X和Y方向的尺寸限制,导致电池包装载的总电量有限,而电池包Z向往往有很多的可利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层模组电池系统及车辆,该双层模组电池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电池包Z向空间,确保电池包的壳体内能够容纳更多数量的电池模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双层模组电池系统,包括上箱体组件、下箱体组件、模组组件以及水冷板组件,所述下箱体组件具有容置腔,
所述模组组件包括上层模组组件、模组分隔板、模组支架、下层模组组件;
所述水冷板组件包括上层水冷板以及下层水冷板;
所述上层模组组件、上层水冷板、模组分隔板、模组支架、下层模组组件以及下层水冷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模组电池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电池管理系统组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组件包括两个BMS从控板,分别用于采样所述上层模组组件和所述下层模组组件;所述两个BMS从控板通过模块化装配方式安装在所述下箱体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组件还包括BMS模块支架和BMS安装支架;所述两个BMS从控板安装在所述BMS模块支架上,所述BMS模块支架安装在所述BMS安装支架上,所述BMS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下箱体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模组电池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低压线束组件,所述低压线束组件与所述两个BMS从控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低压线束组件包括上层低压采样线束、下层低压采样线束以及低压接口;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组件还包括BMS主控板和BMS主控线束;所述上层低压采样线束和所述下层低压采样线束与两个所述BMS从控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上层低压采样线束还与上层模组组件连接,所述下层低压采样线束还与下层模组组件连接,所述上层低压采样线束和所述下层低压采样线束还通过所述BMS主控线束与所述BMS主控板连接,所述BMS主控板与所述低压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模组电池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高压铜排组件;所述高压铜排组件包括高压铜排接线,所述高压铜排接线与所述上层模组组件和所述下层模组组件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模组电池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配电系统BDU组件,所述配电系统BDU组件连接有快充接插组件、附件高压接插件组件、前驱连接器接插件组件以及发电机接插件组件;所述高压铜排组件的主正极和主负极分别与所述配电系统BDU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水冷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层模组组件的下表面贴合,且在该贴合面设置有导热胶;所述上层水冷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模组分隔板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89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波段手持终端对讲机电路
- 下一篇:车辆电子驻车机构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