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6-己醇)-L-半胱氨酸亚砜制备及其在防治口腔龋齿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92333.2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0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玉;刘远翔;李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5/02 | 分类号: | C07C315/02;C07C317/48;C12N9/88;C12N15/81;C12P11/00;A61P31/04;A61P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1 | 代理人: | 于志波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己醇 半胱氨酸 亚砜 制备 及其 防治 口腔 龋齿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S‑(6‑己醇)‑L‑半胱氨酸亚砜制备及其在防治口腔龋齿方面的应用。S‑(6‑己醇)‑L‑半胱氨酸亚砜具有椰奶香味,与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作用后将产生同样具有椰奶香味的二己醇硫代亚磺酸酯,二己醇硫代亚磺酸酯具有杀灭变异链球菌的生物活性,而变异链球会导致龋齿,由此将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与S‑(6‑己醇)‑L‑半胱氨酸亚砜联用用于防治龋齿。将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干酶粉与S‑(6‑己醇)‑L‑半胱氨酸亚砜加入奶粉等复配成奶片,奶片溶解后具有良好的抑制变异链球菌活性,在口腔龋病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S-(6-己醇)-L-半胱氨酸亚砜制备及其在防治口腔龋齿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儿童龋齿俗称虫牙,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儿童龋病发病率高居儿童疾病的首位,患病率在儿童中可高达90%以上,是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第三大疾病。龋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包括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龋病不能自体修复,龋齿一旦对牙齿造成损伤,必须通过修复治疗手段恢复。当龋齿龋蚀达到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或已影响牙髓的时候,容易引起牙髓炎或根管炎,此时无药可治,只能进行根管治疗。
龋齿的日常防治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口腔主要的龋齿致病菌为变异链球菌。变异链球菌能够利用蔗糖等化合物生长产生葡聚糖并粘附病原菌形成菌斑,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牙齿硬组织脱矿溶解,产生龋洞。目前关于变异链球菌或者龋齿的防治产品主要分为化学和生物产品两类。如含生物酶、中药成分、含氟牙膏、漱口水,或益生菌含片等。由于儿童龋齿发病年龄小且为龋齿防治的关键期,牙膏等产品的使用在幼儿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导致龋齿防治效果不佳,益生菌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生长条件,因此存在起效慢的缺陷。
S-烯丙基-L-半胱氨酸亚砜经过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的生物催化作用,产生的产物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对于变异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按照底物S-烯丙基-L-半胱氨酸亚砜来计算MIC值仅为0.65μg/ml,在口腔龋齿防治产品的开发应用中表现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产物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具有辛辣的味道且历久不散,这导致有效成分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虽然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但是不适合用于口腔蛀牙防治。因此,开发一种底物,经酶催化产生具有香气、温和不刺激的硫代亚磺酸酯类杀菌物质,对于口腔龋齿防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S-(6-己醇)-L-半胱氨酸亚砜制备及其在防治口腔龋齿方面的应用。合成出一种具有椰奶香味的半胱氨酸-S-共轭物,通过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底物、添加剂等复合生产奶片,在口腔中原位生物催化合成一种香味抑菌硫代亚磺酸酯物质,实现对口腔变异链球菌等病原菌的安全快速和有效防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S-(6-己醇)-L-半胱氨酸亚砜制备:
原料为L-半胱氨酸,取代基为6-溴-1-己醇或6-氯-1-己醇,制备方法包括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两步;取代反应体系的加样顺序为:乙醇水溶液、氢氧化钠、L-半胱氨酸、取代基;在所述取代反应过程中,在所述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解;加入L-半胱氨酸,溶解;加入取代基,搅拌至溶液透明澄清,搅拌8~12h;将溶液pH(例如用乙酸)调节至4~6之间,使白色的S-(6-己醇)-L-半胱氨酸固体析出;其中乙醇:水为(4:1)~(5:1),氢氧化钠0.8~4.5mol/L,L-半胱氨酸添加量为0.4~2.5mol/L,取代基添加量与L-半胱氨酸添加量的摩尔数一致,最终获得S-(6-己醇)-L-半胱氨酸;氧化反应氧化剂为30%的双氧水,30%双氧水与S-(6-己醇)-L-半胱氨酸投料比为:(2:1)~(5:1)(V/m),氧化反应的终点为S-(6-己醇)-L-半胱氨酸完全溶解,停止放热,最终获得S-(6-己醇)-L-半胱氨酸亚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2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作物病原菌的生物农药
- 下一篇:大型弯板移动式加工机器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