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掷式消防救援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6816.X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3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谭信勇;程瑞伟;王大志;吕良志;徐存宝;崔宇鑫;徐久程;韩成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黄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润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7 | 代理人: | 孟庆强 |
地址: | 26642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掷 消防 救援 机器人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掷式消防救援机器人及使用方法,涉及救援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投掷式消防救援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两个外轮和遥控机构,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物资存储机构,所述机器人主体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内轮,两个所述内轮的轮身上均呈等间距状开设有多个一号定位槽,两个所述外轮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减震槽,两个所述减震槽内壁上均呈等间距状开设有多个二号定位槽,两个所述内轮均分别位于减震槽内。本发明提供一种投掷式消防救援机器人及使用方法,该投掷式消防救援机器人及使用方法投掷时稳定性较高,不易损坏,并且方便携带救援物资,同时被困人员也非常容易观察到救援机器人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投掷式消防救援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救援机器人,为救援而采取先进科学技术研制的机器人,如地震救援机器人,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大地震后在地下商场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执行救援任务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配备了彩色摄像机,热成像仪和通讯系统。
现有专利(CN205365804U)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轮式可投掷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主体、两橡胶轮、尾巴和机器人面板,尾巴上设有天线,机器人面板上设有充电口、LED灯、摄像头、麦克风、复位开关和电源开关,尾巴为两条折弯的金属条,尾巴与机器人主体之间设有弹簧,橡胶轮由橡胶轮本体及橡胶齿轮组成,或橡胶轮由橡胶轮本体上设有多个弧形橡胶条组成,或外圆周上设有连续的弧形凸台,或橡胶轮本体的外圆周上设有防滑槽。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在针对野外、楼宇、室内等狭小空间作业,机器人不能进行攀爬的条件下,能够直接将机器人投掷到特定区域执行救援、搬运、勘探、侦察等任务。虽然该机器人能够进行救援,但在投掷时稳定性较低,容易损坏,并且无法携带救援物资,救援时较为不方便,同时在救援环境过于混乱时,被困人员难以观察到救援机器人。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掷式消防救援机器人及使用方法,解决了投掷时稳定性较低,容易损坏,并且无法携带救援物资,救援时较为不方便,同时在救援环境过于混乱时,被困人员难以观察到救援机器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投掷式消防救援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两个外轮和遥控机构,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物资存储机构,所述机器人主体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内轮,两个所述内轮的轮身上均呈等间距状开设有多个一号定位槽,两个所述外轮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减震槽,两个所述减震槽内壁上均呈等间距状开设有多个二号定位槽,两个所述内轮均分别位于减震槽内,多个所述二号定位槽与一号定位槽两两之间均固定设置有减震器,两个所述外轮的其中一个外轮一侧固定设置有提示机构;
所述物资存储机构包括存储外壳和定位座,所述存储外壳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存储抽屉,所述存储抽屉内部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竖板,所述存储抽屉前侧内壁中心处和后侧内壁中心处与竖板前侧和后侧中心处均开设有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滑块,四个所述滑块两两之间均固定设置有横向伸缩板,四个所述滑块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拉伸伸缩杆,四个所述拉伸伸缩杆的杆身上均活动套设有拉伸弹簧,所述存储外壳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座的下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定位块的上端位于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座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遥控机构包括遥控主体,所述遥控主体前侧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遥控主体前端靠两侧处均设置有按钮组,所述遥控主体上端面靠两侧处均固定设置有发射天线。
优选的,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存储座,所述存储座远离机器人主体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烟器槽,所述烟器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拉烟器,所述存储座前侧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接有定位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黄海学院,未经青岛黄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6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