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罗哌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98775.8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8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林裕朗;殷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24;A61K47/28;A61K47/14;A61K47/02;A61K47/26;A61K31/445;A61P2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姬颖敏 |
地址: | 21409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梅***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罗哌卡 脂质体 注射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罗哌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盐酸罗哌卡因类注射液难以达到长效缓释镇痛效果的问题。该制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盐酸罗哌卡因20~30份,磷脂10~15份,胆固醇10~15份,中性脂质10~15份,无水葡萄糖5~10份,水溶性载体5~10份,辅助乳化剂1~2份,有机溶剂20~30份,注射用水50~10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脂质体油相、脂质体第一水相和脂质体第二水相,将制得的脂质体油相加到脂质体第一水相中,搅拌超声后得脂质体初乳,然后将其加入脂质体第二水相中,搅拌后得脂质体复乳,去除有机溶剂后即得。本发明制备的盐酸罗哌卡因脂质体注射液能够达到很好的长效缓释镇痛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罗哌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特殊注射剂是一类复杂的载药系统,包括微球、脂质体、微乳、混悬性注射剂(纳米颗粒、纳米晶)。脂质体由脂质双分子层结构构成,具有独特的释药机制,是一种良好的增溶手段,还具有潜在的缓释或靶向特性。微球由可降解高分子包裹药物分子构成,载药微球可在几周或几个月时间内以一定的速率释放药物。混悬注射剂主要包括纳米晶和纳米颗粒等为主的一类特殊注射剂,具有出色的增溶和长效效果。
与普通注射剂相比,特殊注射剂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一是具有靶向作用,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特殊注射剂能够利用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者全身的血液循环,选择性的将药物浓度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者是细胞类结构中。进行靶向治疗,在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同时,降低了药物可能对于其他器官组织的伤害。二是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特殊注射剂可通过对载体的设计,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实现药物的速释或缓释、或者速释缓释相结合。减少血药浓度波动的情况,使人体获得平稳的有效治疗血药浓度,保证治疗效果,并能有效的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罗哌卡因(Ropivacaine,RPV)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作用时间长,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阻滞分离等优势和特点。在疼痛预防和治疗中,罗哌卡因可用于分娩镇痛,上腹部、下腹部外科手术及全膝关节置换术等术后镇痛。目前临床应用的罗哌卡因制剂均为注射剂,单次硬膜外注射后止痛通常只能持续5h左右,连续给药则需要通过手术内置导管或输液泵等特殊装置,输液泵必须随身携带给患者带来不便,渗透导管置于体内增加局部刺激性并存在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且容易发生诸如脊椎血肿等并发症。术后疼痛通常可持续48~72h,且在此时间内最难控制。因此,开发罗哌卡因长效缓释镇痛制剂十分必要。
现有的盐酸罗哌卡因类注射液均为普通注射剂,比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06786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盐酸罗哌卡因氯化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包括盐酸罗哌卡因、氯化钠和注射用水。授权公告号为CN10420802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注射液含有盐酸罗哌卡因和稳定剂,所述稳定剂为海藻糖、海藻糖硫酸酯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上述盐酸罗哌卡因类注射液均不能起到缓释效果,难以达到长效缓释镇痛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罗哌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盐酸罗哌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具有很好的缓控释作用,尤其是在水溶性药物有效成分的包封和缓控释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是通过脂质体来使盐酸罗哌卡因类注射液起到很好的缓释效果,但是发明人在根据该发明构思制备盐酸罗哌卡因脂质体注射液时,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制得的脂质体为普通脂质体,难以达到预期的缓控释效果,以及脂质体的稳定性问题:脂质双分子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扰动而被破坏,如加热、酸性和碱性环境、表面活性剂、冷冻干燥等,而使包封的药物渗漏、脂质体聚集和破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华裕(无锡)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98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