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胰腺癌化疗-免疫治疗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3151.0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7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娟;王亚萍;齐梓君;曹可轩;侯琳;张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 | 分类号: | A61K31/704;A61K31/4706;A61K9/52;A61K47/42;A61K47/4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严艳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胰腺癌 化疗 免疫 治疗 系统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胰腺癌化疗‑免疫治疗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解决胰腺癌基质屏障和免疫逃避问题,具体步骤如下:(1)双载药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2)双载药白蛋白纳米粒和HAases共包覆EcN的制备。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该系统利用EcN和人血清白蛋白的共靶向作用,在透明质酸酶的辅助下,穿透基质屏障,将纳米粒送达肿瘤深层部位;DOX具有化疗和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双重作用;HCQ调控肿瘤细胞自噬行为,逆转深度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放大化疗药的ICD效应;EcN能够增强免疫治疗效果,从而有效解决了胰腺癌基质屏障和免疫逃避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胰腺癌化疗-免疫治疗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胰腺癌因恶性度高、生存率低被称为癌症之王,其治疗的难点主要在于基质屏障。胰腺癌组织中布满结缔组织、纤维化等,极度缺血缺氧,这些东西就像一堵致密的篱笆墙,固若金汤,把癌细胞完美的保护起来,将化疗药和免疫细胞阻挡在外面,导致常规的化疗和免疫治疗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克服基质屏障是提高胰腺癌化疗和免疫治疗效率的关键。胰腺癌组织中的重要成分,就是透明质酸(HA)。透明质酸酶(HAases)能够水解透明质酸,拆除胰腺癌周围的篱笆墙,之后化疗药和免疫细胞就可以长驱直入,更好地到达胰腺癌的中心区域,发挥化疗-免疫治疗的联合作用。
大肠杆菌Nissle1917(EcN)是一种兼性厌氧菌,有鞭毛,具有运动性。利用该菌对缺氧性肿瘤核心偏好的生物特性,静脉注射后作为活菌体,可主动靶向肿瘤乏氧部位,使得携带的化疗药更好到达胰腺癌中心区域,增强抗癌疗效。此外,通过对细菌与癌症治疗关系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细菌本身可以促进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从而激活T细胞(T-cell),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ICD是调节性细胞死亡的一个特定死亡方式,可以诱导针对死亡细胞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垂死的肿瘤细胞可以释放肿瘤相关抗原(TAAs),这些抗原通过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传递给T-cell,从而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CTLs)的招募和活化,触发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研究表明,阿霉素(DOX)可以引起癌细胞的ICD,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但是,肿瘤具有多种免疫逃逸机制,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测和消除。最新研究表明,胰腺癌免疫逃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癌细胞本身发生了变化,导致肿瘤细胞不会呈递MHC抗原。在胰腺癌细胞中,大多数MHC I类分子并不存在于细胞表面,而是存在于自噬体和自溶酶体中。而通过药物或基因工程等方法抑制肿瘤细胞自噬,可恢复MHC I类分子的表面表达,进而增强抗原递呈。而如何精准调控胰腺癌细胞自噬,改善胰腺癌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放大化疗药物的ICD效应,实现胰腺癌化疗-免疫治疗的联合作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胰腺癌化疗-免疫治疗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可有效解决胰腺癌基质屏障和免疫逃避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胰腺癌化疗-免疫治疗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HCQ-DOX@HSA(双载药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取1-8mg的GSH(谷胱甘肽)加入到1-5mL超纯水中,涡旋、溶解,得GSH水溶液;取10-40mg的HSA加入到1-5mL超纯水中,涡旋、溶解,得HSA水溶液,将GSH水溶液加入到HSA水溶液中,在37℃条件下搅拌反应30-120min,得到还原性的人血清白蛋白(HSA),用饱和Na2CO3水溶液调节pH至7-10,再加入2-10mg的DOX和2-10mg的HCQ搅拌8-15h,滴加100-200μL的3%过氧化氢溶液,反应10-60min,转移至MWCO=100kD的透析袋中,用超纯水透析4-12h除去游离药物,即得HCQ-DOX@HS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3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