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系统及引出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3218.0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0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答成;俞超;王梦龙;杨威;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7/06 | 分类号: | C03B7/06;C03B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通道 辅助 加热 系统 引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段辅助加热器(1)、供料段辅助加热器(2)、数据采集单元(3)、数据处理单元(4)和控制反馈单元(5);
所述冷却段辅助加热器(1)采用单独控制且依次排列设置于冷却段的多组相同模块化加热器(10),所述供料段辅助加热器(2)沿供料槽轴向依次设置的多组辅助加热器(20),其包裹贴合供料槽设置;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3)设置于基板玻璃横切后端,且连接数据处理单元(4),所述数据处理单元(4)连接控制反馈单元(5),所述控制反馈单元(5)分别连接冷却段辅助加热器(1)和供料段辅助加热器(2);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3)用于采集横切后端的基板玻璃重量和片数;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4)用于计算基板玻璃重量和片数的理论引出量和实际所需引出量的差值;
所述控制反馈单元(5)用于调整冷却段辅助加热器(1)和供料段辅助加热器(2)的加热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加热器(10)为上加热板(11)、下加热板(12)、左加热板(13)和右加热板(14)组成的矩形结构;
所述矩形结构贴合冷却段外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板(11)和下加热板(12)均采用单独加热回路,所述左加热板(13)和右加热板(14)采用同一加热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加热器(10)的数量为6-10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辅助加热器(20)采用多组加热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3)、数据处理单元(4)和控制反馈单元(5)均采用PLC控制器。
7.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引出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6所述任一项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预设单位时间内,通过数据采集单元(3)采集横切后端的基板玻璃重量和片数的数据;
S2:根据采集到的基板玻璃重量和片数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单元(4)计算理论引出量;
S3:根据理论引出量与目标引出量偏差大小,预设两个偏差阈值区间段,根据引出量偏差大小选择对应的偏差阈值区间段,通过控制反馈单元(5)调整冷却段辅助加热器(1)和供料段辅助加热器(2)的功率;
S4:重复步骤S1-S3,直至完成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引出量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引出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引出量为:
其中,Q为理论引出量,单位T/D;t为在线称重系统采集时间,单位min;m为每片基板玻璃得重量,单位g;n为采集时间t内基板玻璃的片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引出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引出量与目标引出量偏差大小为δ,两个偏差阈值区间段分别为δ阈值1和δ阈值2;
所述δ阈值1取值范围为0~30g;δ阈值2取值范围为30~100g。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基板玻璃通道辅助加热引出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偏差大小δ的绝对值小于δ阈值1,则引出量符合要求,控制反馈单元(5)不进行调整;
若偏差大小δ的绝对值大于δ阈值1且小于δ阈值2,则控制反馈单元(5)依次提高供料段端辅助加热器(2)的功率;
若偏差大小δ的绝对值大于δ阈值2,则控制反馈单元(5)依次提高冷却段辅助加热器(1)和供料段辅助加热器(2)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32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