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高钛返回料的转炉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04414.X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8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彭春霖;朱晓雷;杨骥;魏崇一;许孟春;康伟;李德军;杨光;刘志明;范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6 | 分类号: | C21C7/076;C21C5/3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周长星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返回 转炉 冶炼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钛返回料的转炉冶炼方法,1)铁水罐进脱硫站至喷吹位,先将调质剂喷入铁水罐内,随后喷入钝化石灰粉,进行扒渣处理;2)转炉加入高钛返回料,废钢;3)吹炼前期,将炉渣碱度控制在3.0‑3.3;转炉加入熔剂:氧枪枪位2.2‑2.4m,吹氧1.5‑2.5min,供氧强度为3.5‑4.0m3/t·h,随后氧枪枪位调整至2.4‑2.6m;4)吹炼中期,氧枪枪位2.0‑2.2m,吹氧2‑3min,供氧强度为3.0‑3.5m3/t·h,当炉渣渣面至炉口下沿300‑500mm时,枪位下降至1.5‑1.7m,并分3‑4次加入总量为0.15‑0.25kg/t钢压渣物料、每次加入量不超过0.06kg/t钢,当炉渣渣面至炉口下沿1500‑1700mm时,枪位调整至1.7‑1.9m,此过程持续吹氧6‑8min;本发明可显著降低利用高钛返回料的转炉冶炼过程中易喷溅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炉冶炼,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钛返回料的转炉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相对铁矿石而言,废钢是一种不需要还原能的铁资源。提高废钢的使用量不仅可节省4
能源,还可减少CO2的生成与排放。而高钛返回料的利用,给转炉冶炼带来许多不利影响。随着高钛返回料的熔化,钢水中的Ti含量增加,钢水中的Ti是在转炉冶炼过程中最先被氧化的元素,由于其具有粒子半径小、静电势大的特点,同时钛的氧化物(TiO2)在炉渣中呈酸性,因此TiO2易与渣中碱性氧化物释放出来的O2-结合,生成复合阴离子TiO44-、Ti2O76-。这些阴离子会结合成更大的阴离子团,增加炉渣黏度并且释放大量的热量。因此,转炉冶炼加入高钛返回料的铁水时很容易发生喷溅,不仅污染环境,损坏设备,增加了钢铁料消耗,严重制约了生产节奏也会带来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有效降低转炉冶炼高钛钢水时的喷溅率,节约了钢铁料的消耗,保证生产顺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高钛返回料的转炉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铁水罐进脱硫站至喷吹位,先将调质剂按0.4-0.6kg/t钢喷入铁水罐内,随后喷入钝化石灰粉喷入量0.4-0.5kg/t钢,进行扒渣处理;
2)转炉内按60-80kg/t钢加入高钛返回料,按40-60kg/t钢加入废钢;
3)吹炼前期,将炉渣碱度控制在3.0-3.3;转炉加入熔剂:加入量为石灰30-35kg/t钢、菱镁石8-10kg/t钢、石灰石8-10kg/t钢,氧枪枪位2.2-2.4m,吹氧1.5-2.5min,供氧强度为3.5-4.0m3/t·h,随后氧枪枪位调整至2.4-2.6m;
4)吹炼中期,氧枪枪位2.0-2.2m,吹氧2-3min,供氧强度为3.0-3.5m3/t·h,当炉渣渣面至炉口下沿300-500mm时,枪位下降至1.5-1.7m,并分3-4次加入总量为0.15-0.25kg/t钢压渣物料、每次加入量不超过0.06kg/t钢,当炉渣渣面至炉口下沿1500-1700mm时,枪位调整至1.7-1.9m,此过程持续吹氧6-8min;
5)吹炼后期,氧枪缓慢下降至1.2-1.4m,吹氧1-2min,供氧强度为3.0-3.5m3/t·h;
所述的调质剂的成分为NaF:8-10%;Na2CO3+BaCO3:8-12%;SiO2:35-40%;CaF2: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44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厌氧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筒体工件的激光熔覆工装和激光熔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