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支架及制作方法、LED灯珠及发光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07552.3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3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邢美正;许文钦;黄鹏;黎明权;吴科进;吴洁铭;郭智才;闵万里;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H01L33/56;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张蓉传 |
地址: | 51811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支架 制作方法 发光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支架及制作方法、LED灯珠及发光组件,该LED支架包括陶瓷基座,以及树脂杯体;陶瓷基座包括底部及相对的两个侧部,树脂杯体设于陶瓷基座的底部之上并与陶瓷基座的两个侧部固定连接,树脂杯体上与两个侧部相接触的连接处设有与两个侧部相适配的两个导接槽,两个侧部的至少部分分别卡合在两个导接槽内;本发明提供的LED支架,以陶瓷作为支架的基座,在陶瓷基座上设置树脂杯体,利用陶瓷良好的导热性,提高LED芯片的散热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该LED支架的LED灯珠,可将灯珠直接贴装在机壳背板上并通过导线为LED芯片供电,而不需要将灯珠贴装在PCB上进行供电,进一步提升了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支架及制作方法、LED灯珠及发光组件。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可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器件,LED点亮时,其光电转化效率为30-40%,其余电能均转化为热能,使LED内部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升高会降低LED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相关技术中,受LED灯珠支架结构的限制需将LED灯珠安装在PCB板上,通过PCB板为LED灯珠供电,由于PCB结构导致PCB导热系数较低,导致PCB板的热阻较大,严重的阻碍了热量由灯珠传导至机壳背板,导致灯珠内热量聚集温度升高,降低了LED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提升LED散热效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支架及制作方法、LED灯珠及发光组件,旨在解决LED灯珠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种LED支架,包括:陶瓷基座,以及树脂杯体;其中,所述陶瓷基座包括底部及设于所述底部上的相对的两个侧部;所述树脂杯体设于所述陶瓷基座的所述底部之上并与所述陶瓷基座的所述两个侧部固定连接,所述树脂杯体上与所述两个侧部相接触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两个侧部相适配的两个导接槽,所述陶瓷基座的所述两个侧部的至少部分卡合在所述两个导接槽内。
上述LED支架,采用陶瓷基座与树脂杯体作为LED支架的整体结构,利用陶瓷的高导热系数,将LED芯片产生的热量更好的传导至支架外,陶瓷基座的两个侧部与树脂杯体通过导接槽固定连接,使得陶瓷基座与树脂杯体连接稳固。
可选地,所述两个导接槽设于所述树脂杯体上与所述陶瓷基座的所述底部相接触的一面。
上述LED支架,陶瓷基座的两个侧部与树脂杯体通过导接槽固定连接,使得陶瓷基座与树脂杯体连接稳固。
可选地,所述陶瓷基座的所述两个侧部分别具有垂直于所述底部向上延伸并向内弯折形成的相向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树脂杯体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固定连接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两个导接槽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且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部分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部分分别卡合在所述两个导接槽内。
上述LED支架中,陶瓷基座的两个侧部具有垂直于底部向上延伸并向内弯折形成的相向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以与树脂杯体的侧部固定连接,提高了陶瓷基座与树脂杯体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陶瓷基座的所述底部上设有第一导电焊盘和第二导电焊盘,所述第一导电焊盘与所述第二导电焊盘之间设有绝缘隔板;所述陶瓷基座的所述底部至少具有一个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位于所述两个侧部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焊盘和所述第二导电焊盘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陶瓷基座的所述底部的所述外侧面。
上述LED支架中,在陶瓷基座的底部上设置导电焊盘,并在两导电焊盘之间设有绝缘隔板,使得两个焊盘绝缘,方便LED芯片的焊接固定;两导电焊盘至少部分延伸至陶瓷基座底部的外侧面,使得使用该支架的灯珠,可以通过该导电焊盘与外界电连接,即使用该支架的灯珠可以直接贴装在机壳背板上,摒弃了传统采用PCB供电,解决PCB热阻较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07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