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污防霾林木多性状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7202.5 | 申请日: | 202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余晴;栗梦真;李依阳;李官燕;岳肖晨;赫倚风;陈香萌;彭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G06K9/62;G16B20/30;G16B5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峥嵘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污防霾 林木 性状 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污防霾林木多性状育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林木中筛选出具有吸污防霾功效的特性林木的步骤。所述方法,能够更加精确有效的从大量数据中筛选出具有吸污防霾功效的特性林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育种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污防霾林木多性状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雾霾天气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交通安全和生态环境,给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城市中栽种的林木对雾霾中的颗粒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吸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难以通过栽种林木来在一定程度上应付雾霾。
传统的林木遗传改良需要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和性状测定,估算各种遗传参数和评价种源、家系、单株或无性系的表现,来培育符合林业生产需求的林木良种。然而林木的生产性状大多属于微效多基因控制,而且林木开花、授粉及子代测定,往往周期比较长,一般在数十年,因而,要进行林木多性状的聚合育种,周期更长。基因组选择(GenomicSelection,GS)技术是一种基于动植物育种群体,利用芯片技术采集群体个体高密度基因组SNP的基因分型数据,然后构建个体间的基因组关系矩阵,通过GBLUP法获取个体全基因组育种值的新型分子育种技术。它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优点在于可以突破遗传材料生长时间限制。
目前,并没有将基因组选择技术运用到吸污防霾林木育种上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吸污防霾林木多性状育种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吸污防霾林木多性状育种方法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污防霾林木多性状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林木样品,进行测序分析,得到clean reads;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clean reads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提取SNP信息数据集;
S3过滤步骤S2得到的SNP信息数据集,得到高质量SNP数据亚集;
S4计算获得候选育种亲本的遗传距离矩阵,以构建SNP聚类树;
S5选择吸污防霾相关基因位点,提取SNP信息;
S6将S5中的SNP信息整合成单倍型HT变异信息,从候选亲本中筛选获得用于表型鉴定的亲本子集;
S7从亲本子集中选择育种的亲本;
S8将亲本对应的林木进行栽培,在林木主茎高50-100cm处截断林木;
S9在截断处涂覆真菌菌液,20-30天后,选择出无病害的林木。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SNP是一种二态的标记,由单个碱基的转换或颠换所引起,也可由碱基的插入或缺失所致。SNP信息是基因组中多态性最好的分子标记,其在基因组中广泛存在,既可以出现在基因内区域,也可以出现在基因间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7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