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相冗余控制的发电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29578.8 | 申请日: | 202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8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哲;李勇;帅志斌;李国辉;李慎龙;李耀恒;盖江涛;郑阳俊;薛亚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H02K5/04;H02K9/19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晓娜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相 冗余 控制 发电机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发电系统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相冗余控制的发电机系统。该发电机系统包括系统机壳、n个发电机、原动机、控制器,n个发电机并列排列位于系统机壳内,控制器设置在系统机壳内并位于n个发电机的径向位置的正上方,原动机与每个发电机之间通过机械部件进行能量传输;每个发电机周围圆周均布若干个油冷通道,可对发电机进行冷却;同时,在系统机壳内沿n个发电机的油冷通道外围环绕若干圈水冷管,用以带走油冷通道内的热量,实现高效油水混合冷却效果。本发明减小了系统体积,提高了发电系统功率密度,同时采用单原动机输入,多个发电机进行发电,有效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减小系统损耗;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的发电机良好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系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相冗余控制的发电机系 统。
背景技术
工业的不断进步发展,导致工业系统中用电设备不断增多,对电量的需求 越来越大。采用原动机拖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为用电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供应。 设计安全可靠的发电机系统,提高发电机系统的容错能力,为用电设备提供电 能供应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大,提高发电机的功率密度, 减小电机体积的需求更加迫切。
中国专利CN 112977041 A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发电系统,包括内燃机、行星 轮机构、发电机、制动器及发电控制单元。该双电机发电系统,能够扩展发电 系统高效工作区范围和分布,同时能够一机多用,即利用一台原动机提供多种 电源,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制动器导致发电系统的控制难度增加,同时发电系 统功率密度低,体积大,不满足高功率密度需求。
中国专利CN 108696217 B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系统,包含第一发电机和第二 发电机、发电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同步控制系统。两个发电机分为主发电机 和从发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用于将主发电机和从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进行同步变 换。系统中包含两台原动机,导致系统复杂,抗干扰能力大幅降低,同时两台 发电机主从运行,主发电机系统出现运行故障,从发电机系统无法保证电能供 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适应工业系统的用电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相冗余控制的发电 机系统,通过多电机的冗余控制,实现发电机系统的高功率密度、小型化及抗 干扰能力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相冗余控制的发电机系统,该系统 包括系统机壳1、n个发电机、原动机、控制器,n个发电机并列排列位于系统 机壳1内,控制器设置在系统机壳1内并位于n个发电机的上方,原动机与每 个发电机之间通过机械部件进行能量传输;
控制器2包括支撑电容201、n组驱动器件组202、n组功率器件组203、n 个水冷板204,其中支撑电容201位于控制器2的中心位置,n个水冷板204位 于支撑电容201的左右两侧;每组驱动器件组202由2m个驱动器件组成;每组 功率器件组203由2m个功率器件组成;每组驱动器件组202和功率器件组203 均分为上下两层布置,上层有m个驱动器件和m个功率器件;上层的驱动器件 组202与功率器件组203连接并固定于1个水冷板204上方,下层驱动器件组 202与下层功率器件组203连接并固定于1个水冷板204下方,形成针对每个发 电机的m相控制。
进一步地,发电机的个数n大于等于2,发电机为m相永磁同步发电机,相 邻发电机之间的轴线距离需大于发电机直径。
进一步地,基于多相冗余控制的发电机系统功率为L MW时,每个发电机 为L/n MW的永磁同步发电机。
进一步地,每个发电机均包括:定子9、转子10、绕组11、转子轴12、电 机前端盖13、电机后端盖14;转子轴12与电机前端盖13和电机后端盖14通 过轴承同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29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