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C芯片封装自动布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2205.6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祖峰;丁小果;丁铎;张大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4 | 分类号: | G06F30/39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c 芯片 封装 自动 布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芯片封装自动布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布线前的准备,主要包括准备打线文档、引线框架设计以及导入芯片;自动打线;布线调整和标识;图面规则检查,包括焊线检查、焊盘检查、图面对象统计、最短间距统计以及重叠检查;生成报表;建立标准出图分页;图纸对比;生成机台可识别打线文件;对试做的打线文档进行电子核图。本发明是一种自动化布线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工操作,省时高效,在保证正确率的同时,还能够规范图纸格式减少后期对图纸的编辑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C芯片封装布线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省时高效、准确率高的IC芯片封装自动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芯片封装布线技术都是基于人工的操作,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人工绘制芯片外框、焊盘和引线框,选择需要隐藏的层,并框选出图区域;其次,在试做前需要人工对每条线进行下列操作,对照芯片设计套图,在实际芯片上找到对应的焊盘,输入坐标,再找到对应的引脚输入坐标;最后,在程序完成后,需要人工通过显微镜将试做成品跟打线设计图进行对比,判断有没有少打、漏打的焊线。
现有人工布线方法效率和正确率都偏低,在面对成百上千根线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漏打、多打和错打的现象。为了避免错误的产生,经常还需要人工对着图纸每条线逐一地进行核对工作,产生很多重复的劳动。因此非常需要一种省时高效、减少人工操作错误率的芯片封装布线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时高效、准确率高的IC芯片封装自动布线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布线前的准备,主要包括准备打线文档、引线框架设计以及导入芯片;
S2:自动打线;
S3:布线调整和标识,主要包括:引脚焊线分离、焊盘落点位置归位以及焊点特征绘制;
S4:图面规则检查,包括焊线检查、焊盘检查、图面对象统计、最短间距统计以及重叠检查;
S5:生成报表;
S6:建立标准出图分页;
S7:图纸对比;
S8:生成机台可识别打线文件,具体操作为先设定原点、参考点、工具点,然后生成坐标,记录相应连接关系并写入文件中;
S9:对试做的打线文档进行电子核图,具体操作为先解析文件,选取核对图纸范围,再将文件中读出的点进行显示并选取参考点,最后显示对比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导入芯片后,人工对芯片进行细微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搜索所有焊线与打线文档中的比较并判断是否有一样的,如果有则跳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焊点特征绘制出图时需要标明焊线落点位置,方便查找图纸。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图面对象统计包含焊线统计和焊盘统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重叠检查用来检测焊线的重叠、图块的重叠以及文字的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8中需要根据选择的机台型号,将统计的元件点位、焊线关系等写入文件中,并进行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9中将绘制的线和原图本身的线进行核对,计算找到的最近线的公差值,判断机台试做的芯片是否和打线设计图纸在合理公差范围内一致。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S1至S3的方法可以根据打线文档快速生成打线设计图纸,避免人工少打、多打漏打的问题,省略大量人工拉线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泰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2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