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35379.8 | 申请日: | 202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9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元增;杨靖;孙海燕;窦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培养 高效 甘薯 组培苗 方法 | ||
1.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截取甘薯组培苗的至少包含一节的茎段接种到扩繁培养基,经离体培养得到根系发达的继代组培苗;
(2)对继代组培苗进行截茎留茬处理,保留苗的根系与茎基部最后一节于原培养瓶,截取苗的中上部茎节并将其剪成至少包含一节的茎段,按照步骤(1)的方法进行扩繁,得到下一代组培苗;
(3)向盛装步骤(2)组培苗留茬的培养瓶内添加或更换壮苗培养液,继续培养得到下一茬组培苗;
(4)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得到的甘薯组培苗依次重复步骤(1)、步骤(2)和步骤(3),实现对甘薯组培苗的若干次继代扩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至少包含一节的茎段具有一片展开叶,且所述茎段的长度为1.0-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扩繁培养基是在MS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30g/L蔗糖和0.05-0.20mg/LIBA制得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繁培养基还包括8g/L琼脂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离体培养的温度为25±2℃,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光照周期为14h/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截茎留茬处理是指在无菌条件下,从茎基部将组培苗的中上部茎节剪除并剪成至少包含一节的茎段用于扩繁,而保留组培苗的全部根系与茎基部最后一节于原培养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添加或更换壮苗培养液是指若扩繁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向含有组培苗留茬的培养瓶内添加壮苗培养液,并将固体培养基划烂促使壮苗营养液渗入固体培养基;若扩繁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将原扩繁培养基倒出,更换为壮苗培养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壮苗培养液是在MS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30g/L蔗糖制得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继续培养的温度为25±2℃,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光照周期为14h/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留茬培养高效扩繁甘薯组培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若干次继代扩繁是指组培苗在每次截茎留茬后,通过添加或更换壮苗培养液的方式反复培养成苗6-9次,直至留茬的根系衰败衰败、繁殖效率降低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353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