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合墙锚固筋与模板对拉丝杆二合一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42676.5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龙;胡中伟;李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31/02;E02D17/04;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锚固 模板 拉丝 二合一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墙锚固筋与模板对拉丝杆二合一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地连墙凿毛处理,定位放线,地连墙钻孔,植筋,墙板钢筋安装,对拉丝杆焊接,模板安装、调整,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对拉丝杆切割,切口抹灰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将模板对拉筋与锚固筋二合一,通过增加锚固筋数量,减少锚固深度及锚固筋直径代替原有锚固形式。本发明方法降低了施工难度,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适用于深基坑地连墙“两墙合一”的叠合墙施工。两墙之间锚固强度满足要求,且施工简单、快捷,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连墙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叠合墙锚固筋与模板对拉丝杆二合一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以下简称地连墙)因其多种优点在城市深基坑的围护结构中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在地下水处理构筑物中多采用“两墙合一”的结构形式,将地连墙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使用的同时,兼做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外墙使用。两墙之间多通过剪力槽及预埋钢筋套筒进行连接,施工过程中存在开槽耗时长,注浆工序复杂等问题,且地连墙钢筋预埋接头埋设精度差,后期凿除易遭损坏,造成内衬墙钢筋安装困难。此外,传统的锚固施工锚固深度大,锚固筋直径大,使得钻孔难度大、耗时长、且造价高昂。后期模板施工中,为加固墙板模板还需另外植入钢筋以固定对拉筋,从而增加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难度。
申请号为202210013858.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保温单面叠合墙板的连接节点,由内侧预制混凝土板、外侧复合保温板及连接二者的拉结件组成;该技术使用预制墙水平分布筋直接伸入竖向后浇段,或另设水平连接筋实现复合墙内外墙板连接。申请号为20202072030.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一体化叠合剪力墙,主要包括开孔钢板、若干连接杆件、杆件网片以及混凝土页板;该技术将保温板与钢板先期组装,在页板成型后通过连接杆件组装。该专利采用保温一体化板与钢板连接,以降低施工难度。申请号为20212132807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笼及其预制叠合墙构建,在两个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支撑杆件,用于钢筋笼及其预制叠合墙构件的连接。该技术在对称设置的两个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支撑件并形成空腔,并通过弯钩钩接加固,提高了钢筋笼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然而,上述方案未针对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两墙合一”的叠合墙施工领域,且未结合叠合墙锚固筋与模板对拉丝杆的施工。
因此,开发一种叠合墙锚固筋与模板对拉丝杆二合一的施工方法以适应地连墙与主体结构墙体之间的简易锚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墙锚固筋与模板对拉丝杆二合一的施工方法,以解决地连墙与主体结构墙体之间现有连接方法费时费力、难度高、造价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连墙与内衬墙叠合锚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准备:
根据图纸加工主体结构内衬墙墙板和钢筋备用,根据结构尺寸加工对拉丝杆,所述对拉丝杆带止水片;
步骤2、地连墙凿毛处理:
将地连墙表面的泥土、混凝土浮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对地连墙与内衬墙结合面进行机械凿毛处理;
步骤3、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模板安装形式在地连墙上放出孔位;
步骤4、地连墙钻孔:
根据放好的孔位在地连墙上钻孔,钻孔深度不小于16cm,水平钻孔不得向上倾斜;
步骤5、植筋:钻孔完成将孔眼清理干净,注入植筋胶后植入锚固筋至孔底;墙身植筋的锚固长度不小于16cm;
步骤6、根据设计图纸安装内衬墙板钢筋;
步骤7、对拉丝杆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26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