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通讯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47902.9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0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十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4 | 分类号: | G06F16/904;G06F16/906;G06F16/951;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以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讯 数据 用户 画像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通讯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生成方法,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画像与对应用户匹配度低的问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角色建立单元获取用户大数据信息;统计收集好的大数据信息,并进行筛滤;根据已知个人形象相关数据信息,构建用户的角色特征;整合角色特征后组织角色画像;经用户确认画像展示内容;以组织而成的角色画像为基准进行微调;所述角色画像包括三维立体图像和二次元单面图像;所述角色建立单元用于收集用户的形象标签数据信息;所述形象标签数据信息的收集来源,包括其他应用程序上用户使用/对话记录、移动设备相册/视频。本发明构建与个人形象匹配度较高的唯一三维及二次元画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通讯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大数据时代,由于大数据技术能够以任何系统的全部数据资源作为对象,并从中发现数据之间表现的相关性关系,因此,大数据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互联网的流程优化和目标化的消息以及广告推送、用户个性化服务与改善等方面,为互联网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客户画像是大数据技术的重要应用,其目标在于建立针对用户的描述性标签属性,利用这些标签属性对用户多方面的真实个人特征进行勾勒,因而可以利用客户画像发掘客户需求,分析客户偏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目前,在使用相关的用户画像时,通常是直接调用统一的标准用户画像模型。由于不同的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特征信息不尽相同,因此,直接调用统一的用户画像模型作为不同目标用户都对应的用户画像,容易出现用户画像不能完全匹配目标用户的情况,进而导致大数据的推送不准确。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通讯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生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通讯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生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通讯大数据的用户画像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角色建立单元获取用户大数据信息;
S2:统计收集好的大数据信息,并进行筛滤;
S3:根据已知个人形象相关数据信息,构建用户的角色特征;
S4:整合角色特征后组织角色画像;
S5:经用户确认画像展示内容;
S6:以组织而成的角色画像为基准进行微调;
所述角色画像包括三维立体图像和二次元单面图像。
优选地:所述角色建立单元用于收集用户的形象标签数据信息;
所述形象标签数据信息的收集来源,包括其他应用程序上用户使用/对话记录、移动设备相册/视频、用户行为操作记录;
所述形象标签数据信息的收集方法为网络爬虫、日志采集;
所述用户行为操作记录包括在应用程序上的操作行为数据和浏览行为数据。
优选地:所述筛滤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Aa:对获取的大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将形象相关信息单独列出;
Ab:区分目标用户形象信息与他人形象信息,只保留目标用户形象信息;
Ac:留存重复度高且时间距今最接近的形象信息;
所述形象信息包括文字描述、笔画、用户行为。
优选地:所述个人形象相关数据信息包括不同时间段的来自他人/自己对用户的标签说明、用户图片/视频。
优选地:所述构建用户的角色特征,包括以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十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十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479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