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菌剂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56514.7 | 申请日: | 202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2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兰;韩燕红;安玉良;吕鑫;陈旺;王宇慧;刘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金朝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3;A01N63/20;A01P1/00;A01P7/04;A01P21/00;A01H4/00;A01G22/25;C12R1/07;C12R1/01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具有活性成分苏云金杆菌FF05‑2和肠杆菌属05‑2,苏云金杆菌FF05‑2的DNA基因序列表如SEQ ID NO.1所述;肠杆菌属05‑2的DNA基因序列表如SEQ ID NO.2所述;所述苏云金杆菌FF05‑2的分类名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05月17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542;所述肠杆菌属05‑2的分类名为Enterbacter soli,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05月17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541。本发明通过两种菌株的复合增强红薯中营养物质释放和抑菌的能力,从而有效抑制种薯中的病毒及其他不良微生物的活动,提高红薯苗的质量,红薯块根增产20%~40%;利用茎尖组织培养,大幅度减少红薯育苗的原料使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属于农业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红薯(
如红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在世界红薯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红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红薯产量损失可达 20%~30%,严重的可达50%以上。红薯褪绿矮化病毒 (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是危害红薯的主要病毒之一, 且SPCSV可与SPFMV协生共侵染红薯引起红薯病毒病害SPVD(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感染SPVD的红薯表现叶片扭曲、畸形、叶片褪绿、明脉以及植株矮化等症状,SPVD通常能使红薯减产50%~98%。在田间,SPFMV可由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SPCSV可由粉虱以半持久性方式传播。由于红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经病毒感染便会在体内逐渐积累,携带病毒随种薯、种苗进行传播,病毒通过薯块和薯苗不断累积,随着无性繁殖代数增加导致带毒情况加重,病害逐步加重,从而增加了病毒病防治的难度。当前防治红薯病毒病害,主要以栽种脱毒红薯苗、加强栽培管理和选用抗病品种为主。红薯遗传上高度杂合、种间种内杂交不亲和以及多倍性,红薯常规育种存在诸多困难;红薯病毒种类繁多,遗传变异快,导致品种抗性易丧失。因此,开发与应用新型抗性技术成为红薯病毒病防御的重要技术保障。
最近几年,生物法防治病害日益受到重视。益生菌可参与植物的防卫功能,增强植物抗逆境、抗病毒、抗动物危害的能力,还可为植物提供氮源、激素等营养物质。植物益生菌是生物防控制剂,它们的代谢产物可防治病毒、细菌、真菌,还可促进植物对N、P、K的吸收,并能够防止非生物伤害等。然而,采用何种益生菌解决红薯种植存在的病毒病害问题,以及采用何种益生菌能具有好的抑菌效果和释放营养素来制备红薯脱毒苗的育苗技术,以抑制或杀灭种薯中潜在或已存在的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都没有好的技术报道,需要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微生物菌剂,用于红薯减毒苗育苗,该微生物菌剂良好的抑菌效果和释放营养素的能力,并给出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金朝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技大学;青岛金朝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56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5G网络的AGV智能仓储系统
- 下一篇: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