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识别分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65059.7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7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刚;邓朝钰;张俊梅;张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B07C5/02;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云南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24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识别 分拣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识别构架、分拣器、存储框;所述识别构架固定设置在传动带头端,设有,所述分拣器固定设置在传送带上,且排列布置于识别构架后方,也设有图像识别摄像头;所述存储框置于传送带两侧,且方式位置契合每个分拣器的分拣出口;本发明通过简单传送带加左右摆动分拣器的形式构建整个分拣装置的主体,分拣器设计为驱动构件驱动分拣板左右滑动的形式,摒弃了传统的复杂分拣结构,包括传送带变化分拣形式等,使得分拣简单直接,且构件简单,必然使得该装置的整体结构较小,且生产成本较低,适合中小型分拣场景下使用,以减轻此类场景下分拣劳作者的工作负担,提升分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分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识别分拣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分拣,即自动将目标物件按一定的分拣标准进行归类分拣。自动分拣系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物流配送中心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检系统。 由于采用大生产中使用的流水线自动作业方式,自动分拣系统不受气候、时间、人的体力等的限制,可以连续运行,同时由于自动分拣系统单位时间分拣件数多,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货物。分拣作业基本实现无人化,减少人员的使用,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
当下自动分拣更多的是应用于大型工厂或是快递一级站点分拣,主要针对原材料和快递;然而不仅仅是大型工厂和一级快递站点需要此自动分拣系统,同样的一些中小型制造加工工厂以及二级快递分拣、农村快递分拣都需要此分拣设备及其系统,以减轻人们的工作负担;但是,当下分拣设备多是大型设备,不管是占地面积还是资金成本都不适用于中小型工厂、二三级快递站点等较小场所的使用。
因此,现目前需要一种摒弃繁复分拣结构的小型分拣设备,以适应中小型分拣场景下的物件的快速有效分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自动识别分拣设备,通过图像采集识别物品类别,再配合简易的左右摆动式分拣构件,实现物品的分拣,摒弃传统的复杂分拣体系。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识别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识别构架、分拣器和存储框;
所述识别构架固定设置在传送带头端,所述分拣器固定设置在传送带上,且排列布置于识别构架后方,所述分拣器也设有图像识别摄像头;所述存储框置于传送带两侧,且方式位置契合每个分拣器的分拣出口;
所述分拣器包括矩形支架,以及滑动设置在矩形支架上的分拣板,分拣板设有左右布置的两个,所述矩形支架上两侧固定设有驱动电机,分别驱动分拣板左右滑动,所述传送带内腔设有用于控制图像识别摄像头、传送带、分拣器驱动电机运作的控制箱;
进一步的,所述分拣板包括固定板和摆动板两部分,摆动板铰连接在固定板尾端,所述固定板顶部通过直杆固定连接有滑动齿条,所述驱动电机转轴上固定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啮合滑动齿条,驱动滑动齿条左右滑动,带动分拣板摆动;所述齿条滑动设置于矩形支架的顶部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布置的分拣板,其滑动齿条对位布置,且摆动板尾端向传送带外侧面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板上端面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驱动构件,所述该驱动构件包括“L”型的驱动板,以及固定连接在驱动板两端的驱动齿条和驱动直杆,所述驱动直杆插入滑槽中,驱动齿条滑动置于矩形支架顶部内腔,且通过齿轮组与滑动齿条啮合;所述驱动直杆和驱动板之间固定设有稳定拉杆;所述驱动齿条和滑动齿条同向布置,啮合于齿轮组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包括啮合滑动齿条的一级传动齿轮和啮合驱动齿条的二级传动齿轮,所述一级传动齿轮固定设置与二级齿轮直径上方,且一级传动齿轮直径小于二级齿轮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支架的内侧面固定设有计数模块,所述识别构架的两内侧面和顶部下侧面均设有图像识别摄像头,且内侧面也固定设有计数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5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及超临界水气化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