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菜薹切割后的模块化柔性有序夹持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5129.9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4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廖庆喜;单伊尹;廖宜涛;万星宇;高大新;舒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57/20 | 分类号: | A01D5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张继巍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菜 切割 模块化 柔性 有序 夹持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菜薹切割后的模块化柔性有序夹持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段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及第二段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第一段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包括两组呈对称结构的第一段夹持输送单元;第二段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包括左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和右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右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位于左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前端呈并排错位布置。通过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的交错布置的方式形成前端“∧”型喂入区域与末端“∨”型输出区域,有效降低喂入过程中对油菜薹叶茎部的损伤;同时在第一段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结束时,第二段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可有效地衔接对油菜薹的有效夹持输送作业,实现平稳低损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菜薹切割后的模块化柔性有序夹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油菜薹具有高硒、高钙、高微维生素C、低镉及富含人体所需纤维素等特性,采摘优质油菜薹(15-25cm)供应市场,弥补春季蔬菜供应不足,有效稳固“菜篮子”工程;油菜薹采摘后可收获油菜籽榨油,含油量达40%,一种双收的亩增效可达300元以上;同时,秋播油菜薹品种的推广种植可促进冬闲田开发利用,稳定粮油种植面积。“油蔬两用”技术模式中将油菜开发成功能型蔬菜的菜蔬综合利用价值成为油菜全价值链开发中的重要的一环。目前,油菜薹收获过程中利用锋利刀片等工具将适收期油菜薹快速切割后,以人力方式进行采收,作业效率低、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油菜薹机械化收获装备的匮乏制约“油蔬两用”技术模式的推广与发展以及产出效益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油菜薹切割后机械化高速收获过程中低损高质有序输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平稳低损输送的用于油菜薹切割后的模块化柔性有序夹持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用于油菜薹切割后的模块化柔性有序夹持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段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及第二段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第一段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包括两组呈对称结构的第一段夹持输送单元,且左侧的第一段夹持输送单元前端位于右侧的第一段夹持输送单元前端的后方即呈错位布置;第二段柔性有序夹持输送模块包括左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和右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右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位于左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前端呈并排错位布置。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第一段夹持输送单元包括第一段支架、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第一段支架前端的第一张紧轮、通过第一支撑轴安装在第一段支架上的若干组浮动夹持单元、通过第一驱动轴安装在第一段支架后端的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二支撑轴安装在第一段支架后端且位于第一驱动轮前方的第一导向轮及绕第一驱动轮和第一张紧轮安装的第一柔性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包括右侧第二段壳体、安装于右侧第二段壳体后端的右侧第二张紧支架、通过右侧第二驱动轴安装于右侧第二段壳体内侧面中部位置处的右侧第二驱动轮、通过右侧第三支撑轴安装在右侧第二张紧支架后端的右侧第二导向轮及通过右侧第三支撑轴安装在右侧第二张紧支架上且位于右侧第二导向轮前方的右侧第二张紧轮,以及绕右侧第二驱动轮、右侧第二导向轮及右侧第二张紧轮安装的右侧第二柔性输送带;
左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包括左侧第二段壳体、安装于左侧第二段壳体后端的左侧第二张紧支架、通过左侧第二驱动轴安装于左侧第二段壳体内侧面中部位置处的左侧第二驱动轮及通过左侧第三支撑轴安装在左侧第二张紧支架后端的左侧第二导向轮,以及绕左侧第二驱动轮和左侧第二导向轮安装的左侧第二柔性输送带。
进一步地,左侧的所述第一段夹持输送单元中第一驱动轮的凹部嵌有万向节,第一驱动轴的上端通过万向节与左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中左侧第二驱动轴的下端连接;同理,右侧的第一段夹持输送单元中第一驱动轮的凹部嵌有万向节,第一驱动轴的上端通过万向节与右侧第二段夹持输送单元中右侧第二驱动轴的下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5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