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处理剩余污泥生产甲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67005.4 | 申请日: | 202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8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彦;朱爱玲;兰国新;夏亚平;付川;李廷真;王茂清;邓佩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格林卡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4;C02F11/10;C10B5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处理 剩余 污泥 生产 甲烷 方法 | ||
一种循环处理剩余污泥产甲烷的方法,是以高铁酸钾和次氯酸钠作为复合调理剂调理污泥,将调理后的污泥进行第一次厌氧消化得到沼渣,将沼渣脱水至含水量为0‑3%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热解制备成生物炭,然后将生物炭作为厌氧辅助剂加入新鲜的污泥中进行厌氧消化,形成循环处理。本发明循环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通过厌氧消化后,极大减少热解物体积,降低热解能耗,在循环处理过程中,热解产气热值稳定在14.23 MJ/Nm3,产率达到为43.48%,制备的含铁沼渣生物炭产率为39.4%,比表面积为59.76m2/g、孔容积为0.17cm3/g,厌氧消化产气过程中,甲烷占比分别为70.52%,产能约为15.16KWh,且将厌氧消化产气的周期缩短至15‑18天,产气峰值提前到第10‑12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循环处理剩余污泥生产甲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剩余污泥是一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由细菌、病毒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其中含有铜、锌、汞等重金属和多氯联苯、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使得污泥具有较大的毒性和较高的处理难度,随着无水处理量的逐年递增,污泥的产量也快速增长。现有技术中如专利CN109179927A中将污泥破解、脱水然后热解制备生物炭,循环应用到污泥中进行调理,促进污泥脱水和产氢气。但是该方法中脱水后的污泥进行热解耗能极大,加大了处理过程中的经济投入,且标况下,甲烷的热值为35.82MJ/Nm3,是氢气的热值(10.80MJ/Nm3)的3.5倍,因此我们考虑将剩余污泥处理产甲烷。
厌氧消化技术已经被用于污泥处理中。厌氧消化是指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CH4、CO2的过程,是是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的常用手段之一。厌氧消化分为三大阶段:水解酸化阶段、乙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而水解酸化和乙酸化过程控制不当,会导致pH降低,从而影响产甲烷菌的生活环境,进而影响污泥厌氧消化效果,使得厌氧消化产气率低、产气热值不高,挥发性脂肪酸(VFAs)积累,导致厌氧过程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处理剩余污泥产甲烷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循环处理剩余污泥产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高铁酸钾和次氯酸钠作为复合调理剂调理污泥,将调理后的污泥厌氧消化得到沼渣,将沼渣脱水至含水量为0-3%后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热解制备成生物炭,然后将生物炭作为厌氧辅助剂加入新鲜的污泥中进行厌氧消化,形成循环处理。
上述沼渣脱水过程是依次进行抽滤和干化,先抽滤至含水量为80–90%,,然后在105℃下干化至含水量为0–3%。
进一步,上述调理过程中调理剂总量为0.05g/gTSS,其中高铁酸钾和次氯酸钠按照质量比为4-5:1混合。
进一步,上述厌氧消化时间为21天。
进一步,上述热解的温度为850-900℃,热解时间为20-30min。
进一步,在循环过程中,生物炭的添加量为0.01g/gTSS。
在循环体系中,甲烷主要产自厌氧消化过程,而传统的厌氧消化周期较长,有的长达60-70天,添加了过渡金属盐作为破解剂促进厌氧消化,也只能将周期缩短至40天左右,且由于高铁酸钾等破解剂处理后进行厌氧消化过程产气率较低,其中甲烷占比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格林卡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格林卡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7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玄凤鹦鹉饲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有机发光设备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