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信息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77015.6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8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平;王佳;曹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嘉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盈嘉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北京)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盈嘉智慧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盈嘉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嘉兴乌镇盈嘉千镇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5/04;G06V1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舒淼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信息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城市信息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按照多个城市构建要素对目标城市的城市点云数据进行要素分割,确定与每个城市构建要素对应的多个单体点云数据;针对每个单体点云数据,按照该单体点云数据中各点所属的平面对该单体点云数据进行区域分割,获得多个平面区域,并根据多个平面区域之间的连接性,形成该单体点云数据对应的单体实例模型;针对每个单体实例模型,使用包含该单体实例模型对应的实物的多张卫星图片进行纹理贴图映射,以获得该单体实例模型对应的实例纹理模型;根据所获得的多个实例纹理模型,形成目标城市的城市信息模型。通过本申请的方法,简化了多要素构建城市信息模型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信息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信息模型是以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本身包含了建筑、交通、植被、地形、水体、桥梁、隧道、规划等多个要素,现有技术中,由于各要素对应的数据源,涵盖了如卫星影像、倾斜摄影、激光点云、道路街景、GIS(地理信息科学)、OpenStreetMap(公开地图)等多种不同形式。
因此,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的要素模型构建所涉及的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往往需要分别建立不同的构建方法以完成对不同要素模型的构建,且各要素彼此之间的模型构建方法并不统一,增加了基于多要素构建城市信息模型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至少提供一种城市信息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通过本申请的方法,简化了多要素构建城市信息模型的过程。
本申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信息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包括:按照多个城市构建要素对目标城市的城市点云数据进行要素分割,确定与每个城市构建要素对应的多个单体点云数据;针对每个单体点云数据,按照该单体点云数据中各点所属的平面对该单体点云数据进行区域分割,获得多个平面区域,并根据多个平面区域之间的连接性,形成该单体点云数据对应的单体实例模型;针对每个单体实例模型,使用包含该单体实例模型对应的实物的多张卫星图片进行纹理贴图映射,以获得该单体实例模型对应的实例纹理模型;根据所获得的多个实例纹理模型,形成目标城市的城市信息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按照多个城市构建要素对目标城市的城市点云数据进行区域分割,确定与每个城市构建要素对应的多个实例单体点云数据的步骤包括:获取目标城市的多张卫星图片;针对每张卫星图片,使用第一预设图像语义分割网络,按照多个城市构建要素对该张卫星图片进行像素级分割,获得该张卫星图片对应的分割结果图;对各卫星图片对应的分割结果图进行融合,确定融合分割结果图;将城市点云数据正射投影至融合分割结果图,以将城市点云数据参照融合分割结果图分割为与每个城市构建要素对应的多个单体点云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每个单体点云数据对应的单体实例模型:按照该单体点云数据中各点所属的平面对该单体点云数据进行区域分割,获取多个平面区域,其中,每个平面区域包含属于同一平面的点;针对每个平面区域,通过预设平面拟合模型对该平面区域内的多个点进行平面拟合,确定该平面区域对应的拟合平面;根据各拟合平面之间的连接性关系,确定各拟合平面之间连接过渡的平滑损失;结合各拟合平面的独立参数损失以及各拟合平面之间连接过渡的平滑损失,建立该单体实例模型的目标损失函数;根据目标损失函数,确定各平面区域对应的最优拟合平面;由所确定的各最优拟合平面形成该单体点云数据对应的单体实例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嘉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盈嘉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北京)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盈嘉智慧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盈嘉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嘉兴乌镇盈嘉千镇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未经盈嘉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盈嘉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北京)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盈嘉智慧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盈嘉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嘉兴乌镇盈嘉千镇科技有限公司;盈嘉互联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7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