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升机尾传动系统模拟实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88429.9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倩;李恒;陈国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升机 传动系统 模拟 实验 系统 | ||
一种直升机尾传动系统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实验平台和多自由度平台,所述实验平台包括检测单元、尾传动模拟单元和基础单元,所述基础单元固定设置于多自由度平台,所述尾传动模拟单元用于模拟直升机的尾传动系统,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获得实验设定的参数,所述多自由度平台用于模拟直升机的不同飞行姿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尾传动系统模拟实验系统,该系统的实验平台的结构形式与实际直升机的尾传动系统基本一致,使用该系统模拟实验,可以很好的模拟直升机尾传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实际运行状态,使实验数据更为接近实际情况,有利于分析尾传动系统易故障发生的原因,改善直升机动态性能以及优化直升机尾传动系统整体机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尾传动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升机尾传动系统模拟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直升机作为航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升机的尾传动系统具有跨距大、转速高和结构复杂的特点,是发生事故最频繁的部位,而尾传动系统故障会直接威胁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导致事故发生。
为避免飞行事故的发生,需要一种直升机尾传动系统模拟实验系统,该系统通过模拟直升机尾的传动系统来进行实验分析尾传动系统在不同的工况下工作时各部件的运动与受力情况,进而得知尾传动系统易故障发生的原因,对于改善直升机动态性能和优化直升机的尾传动系统的结构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尾传动系统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实验平台和多自由度平台,所述实验平台包括检测单元、尾传动模拟单元和基础单元,所述基础单元固定设置于多自由度平台,所述尾传动模拟单元用于模拟直升机的尾传动系统,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获得实验设定的参数,所述多自由度平台用于模拟直升机的不同飞行姿态。
进一步,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转速转矩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转速转矩传感器用于测量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转速和转矩,所述电涡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进一步,所述基础单元的前端固定于多自由度平台使基础单元呈悬臂结构。
进一步,所述尾传动模拟单元包括驱动源、传动轴Ⅰ、传动轴Ⅱ、第一减速器、传动轴Ⅲ、第二减速器和制动装置,所述驱动源、传动轴Ⅰ、传动轴Ⅱ、第一减速器、传动轴Ⅲ、第二减速器和制动装置由基础单元的前端至尾端依次传动配合的设置于基础单元。
进一步,所述电涡流传感器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电涡流传感器安装于基础单元并分别对应的架设于传动轴Ⅰ和传动轴Ⅱ的上方的位置处以测量传动轴和基础单元的震动,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基础单元用于测量基础单元的震动以补偿通过电涡流传感器获得的参数;所述转速转矩传感器安装于基础单元并位于第二减速器和制动装置之间位置处,转速转矩传感器具有两个端部,两个所述端部分别对应的与第二减速器和制动装置同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Ⅰ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传动轴Ⅱ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传动轴Ⅰ的输入端连接于驱动源,传动轴Ⅱ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减速器,所述传动轴Ⅰ的输出端与传动轴Ⅱ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使传动轴Ⅰ和传动轴Ⅱ形成整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减速器设置有一对相交轴线为135°的齿轮副,所述齿轮副的主动轴与传动轴Ⅱ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齿轮副的从动轴与传动轴Ⅲ同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础单元还包括用于固定驱动源的固定架和用于支撑传动轴Ⅱ的支座,所述固定架安装于基础单元的前端;所述支座安装于基础单元并位于传动轴Ⅱ的输入端的位置处,所述基础单元为外部设有罩壳的“L”型结构,所述尾传动模拟单元设置于罩壳的内部。
进一步,制动装置与第二减速器的连线垂直于传动轴Ⅱ与传动轴Ⅲ构成的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88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