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机器人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0024.9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1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阁;贾绍春;李方;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H02G1/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罗凯欣;曹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社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修复 机器人 应用 方法 | ||
一种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机器人及应用方法,包括转动盘机构、固定机构、压紧轮机构和装载平台;所述转动盘机构包括转动座、转动驱动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缠绕线盘和捋线套筒;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装载平台;所述转动驱动件和所述第一齿轮均安装于所述转动座;所述第二齿轮卡装于所述转动驱动件;所述缠绕线盘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缠绕线盘设有缠绕通孔;所述捋线套筒内设有捋线通孔;所述绕线入口设有弹簧圆柱件;所述捋线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固定盘;所述固定座安装于装载平台;所述固定盘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盘设有安装孔;所述压紧轮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装载平台在输电线路前后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机器人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是远距离输电的首要任务。但是,输电线路大多分布于湖泊、高山、甚至沿海暴雨、台风频发区等条件恶劣地区,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室外,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输电线路在多种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导致材质变脆,并且雷击、外力破坏等还会引起导线表面损伤;尤其是在沿海及工业作业区的输电线更容易受到腐蚀或破坏,造成输电线路产生裂纹、导线断股,轻则使导线的载流能力下降,重则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将严重威胁到远距离输电的稳定运行,因此,一旦发现导线损伤、断股,必须进行修补,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巡检人员发现输电线路存在线路破损、断股及铝线散开后,电力系统高压作业班采取的措施是人工进行修补,作业人员借助特殊辅助作业工具到达断股位置,开展导线断股修补任务,对人工操作性要求较高,而且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机器人及应用方法,解决了断股输电线路修复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机器人,包括转动盘机构、固定机构、压紧轮机构和装载平台;所述装载平台内设有PLC控制系统;所述转动盘机构包括转动座、转动驱动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缠绕线盘和捋线套筒;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装载平台的顶部;所述转动驱动件和所述第一齿轮均安装于所述转动座的顶部;所述第二齿轮卡装于所述转动驱动件的驱动端,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缠绕线盘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后侧面;所述缠绕线盘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设护线条的缠绕通孔;所述捋线套筒内设有捋线通孔,所述捋线通孔的内径沿着绕线入口至绕线出口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绕线入口设有若干个弹簧圆柱件;所述捋线套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前侧面;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固定盘;所述固定座安装于装载平台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转动座的后侧;所述固定盘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所述固定盘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护线条的安装孔;所述压紧轮机构安装于所述装载平台的顶部,且所述压紧轮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装载平台在输电线路前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0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