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0039.5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7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钟伯平;李方;贾绍春;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H02G1/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罗凯欣;曹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五沙社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断股捋回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包括装载平台、行走机构、和捋线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装载平台在输电线路上移动;所述捋线机构包括捋线套筒和转动驱动组件;所述转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捋线套筒沿着输电线绕动的方向旋转;所述捋线套筒内设有捋线通孔;所述绕线入口设有若干个弹簧圆柱件。通过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捋线机构对断股输电线进行自动修复,以此来代替现有的人工修复,提高了断股输电线路的修复效率,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确保了断股修复工作的安全。更优地,通过所述捋线套筒,可以确保断股线路能够稳固地挤压回所述输电线路的凹陷部中,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的修复工作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修复作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部门在输电线路断股后采用的措施主要是人工补修。补修前由人将伸出的断股捋回到原来的捋线通孔位置里,然后再用细铁丝或者预绞丝将该处线路缠绕,或者用补修管来补修线路断股处。由于断股的位置处于一档内线路的中央,需要人出线去作业,并且捋线、缠绕作业的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因此,需要研制能够快速捋线的装置来代替人工对输电线路断股进行自动捋线,提高效率,减轻人员劳动强度,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输电线路断股修复技术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包括装载平台、行走机构、和捋线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捋线机构均安装于所述装载平台;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装载平台在输电线路上移动;所述捋线机构包括捋线套筒和转动驱动组件;所述转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捋线套筒沿着输电线绕动的方向旋转;所述捋线套筒内设有捋线通孔;所述捋线通孔的内径沿着绕线入口至绕线出口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绕线入口设有若干个弹簧圆柱件,若干个所述弹簧圆柱件沿着所述捋线通孔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地排列设置。
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转动驱动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转动驱动件的驱动端,使得所述转动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捋线套筒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可带动所述捋线套筒转动。
优选地,所述捋线机构还包括闭合驱动组件;所述转动驱动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装载平台;所述闭合驱动组件与两个所述连接座传动连接,且所述闭合驱动组件可驱动两个所述连接座相对运动,使得两个所述连接座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第一齿轮包括两个第一半圆齿轮,两个所述第一半圆齿轮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分别设有所述转动驱动件,且所述转动驱动件的驱动端设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对应所述连接座上的第一半圆齿轮啮合;所述捋线套筒包括两个半圆套筒,所述半圆套筒的绕线出口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半圆齿轮可拆卸地连接;当两个所述连接座相互靠近拼接时,两个所述第一半圆齿轮拼接组成为一体化的所述第一齿轮,且带动两个所述半圆套筒拼接组成为一体化的所述捋线套筒;当两个所述连接座相互远离分开时,所述第一齿轮分开为两个所述第一半圆齿轮,且带动所述捋线套筒分开为两个所述半圆套筒。
优选地,所述闭合驱动组件包括闭合驱动件和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左右横向设置,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与所述闭合驱动件的驱动端传动连接,使得所述传动丝杆可绕自身轴线正反转;所述传动丝杆的杆体上设有两个外螺纹部,,且两个所述外螺纹部旋向相反设置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有内螺纹部;通过所述内螺纹部与所述外螺纹部配合连接,使得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套设于所述传动丝杆。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在靠近两个所述连接座相互连接的一侧设有开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0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塑料编织袋生产中的输送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太阳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