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铸智能结合式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99898.0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1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憨钊华;李兰娥;侯钦成;郑建明;刘茂军;余益民;刘伟;张明亮;沈杭剑;于涛;孙维锋;王咸胜;姜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D19/04;B23P15/00;B21J5/00;B21J5/02;B21K7/12 |
代理公司: | 威海聚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52 | 代理人: | 宋立国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火***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结合 铝合金 汽车 轮毂 制造 方法 | ||
一种锻铸智能结合式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涉及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铝合金汽车轮毂的一部分锻造而成、另一部分铸造而成,两者之间通过接界处半熔融态的界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包括封闭锻坯的锻造,内定位凹槽、外定位凹槽的加工,锻造毛坯的旋压,与低压铸造模具的底模配合浇铸压铸造坯料,冷却后机加工、喷漆等工序。本发明将锻、铸两种成型工艺有机结合,节约铸造模具,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轮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详细讲是一种将锻、铸两种成型工艺有机结合,节约铸造模具,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轮毂性能优越的锻铸智能结合式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现行的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重力铸造、低压铸造、铸造旋压法和锻造旋压法等。我国的铝合金轮毂制造以铸造为主,因受自身成本以及成型工艺的制约,重力铸造、低压铸造工艺生产的铝合金汽车轮毂的性能均较差。冲压锻造法和旋压锻造法生产的铝合金汽车轮毂虽然具有质量更轻、强度更高,更结实等性能上的优点,但完全锻造工艺的程序多、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且只适合锻造外表面造型结构简单的轮毂,无法满足人们对轮毂表面复杂美感及个性化的追求。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轮毂铸锻设备的铸锻方法、专利号为:201811281202.2的发明专利申请,该专利公开了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是先铸造出铝合金汽车轮毂毛坯,然后对铝合金汽车轮毂毛坯进行模锻,需要的模具数量多,制造成本高;且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外观固定,变更外观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的性能较高、制造成本低而效率高,大幅精简模具结构,省去上模和4块侧模的模具主要部件、大幅减少模具投入,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外观根据需要智能设定,且改变外观成本低的锻铸结合式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锻铸智能结合式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汽车轮毂的一部分锻造而成、另一部分铸造而成,两者之间通过接界处半熔融态的界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锻铝合金棒料进行锻造,锻造出中间具有中心毂凸台、外侧上方具有环形的旋前轮辋余料环、外侧下方具有外轮缘凸起,外轮缘凸起外侧下方具有与铸造底模配合安装的环形连接凸环的封闭锻坯;中心毂凸台的厚度和直径小于中心毂的厚度和直径,中心毂凸台与旋前轮辋余料环之间的封闭锻坯厚度2-8mm(优选4-6 mm);
步骤二、将封闭锻坯的中心毂凸台外侧上加工出内定位凹槽,在外轮缘凸起内侧上部加工出外定位凹槽;
步骤三、封闭锻坯预热,将旋压模具预热,对旋前轮辋余料环进行旋压,旋出内轮缘、轮辋结构,得到锻造毛坯;
步骤四、将锻造毛坯进一步预热,锻造毛坯经连接凸环与低压铸造模具的底模的外侧相配合固定安装在其上;
步骤五、通过低压铸造模具底模的底模浇口,向底模与锻造毛坯围合而成的型腔内浇铸铸铝合金液体、进行充型;
步骤六、当充型完成并完全冷却后,低压铸造出的坯料与锻造毛坯结合在一起,得到锻铸智能结合式铝合金轮毂毛坯;
步骤七、对锻铸智能结合式铝合金轮毂毛坯进行机加工、喷漆等工序,得到锻铸智能结合式铝合金汽车轮毂。
对锻铸智能结合式铝合金轮毂毛坯进行机加工及其以后工序,皆与普通铝合金汽车轮毂工艺相同,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步骤一所述的对锻铝合金棒料进行锻造的过程为闭塞锻造。选用的锻铝合金为牌号为6061或6082的棒料;铸铝合金选用A356铸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未经威海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99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