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管类零件异形截面螺旋深孔内表面移动式等离子电化学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02005.3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2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杨丽;刘炳鑫;郭策安;张健;岳明凯;卢旭东;王猛;赵爽;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B24B37/02;B24B37/11;B24B37/27;B24B37/34;B24B5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管 零件 异形 截面 螺旋 深孔内 表面 移动式 等离子 电化学 抛光 装置 | ||
1.一种金属管类零件异形截面螺旋深孔内表面移动式等离子电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设在管类零件内的移动固定装置和移动旋转装置构成,移动旋转装置的抛光电极体一端外侧与管类零件内壁相对应,移动固定装置的换向套筒通过轴承与抛光电极体另一端外侧连接,抛光电极体另一端内侧的换向接头插装于移动固定装置的设备拉杆;
移动固定装置包括:设备拉杆、换向套筒和轴承,设备拉杆与换向套筒通过螺纹连接,换向套筒与轴承外圈紧密配合,组装后三者位置相对固定,在沿管类零件轴向移动过程中,三者不发生相对位移;
移动旋转装置包括:后端盖、抛光电极体、导流体、导向密封体、前引导、屏蔽套、换向接头,后端盖与抛光电极体一端内孔通过螺纹连接,导流体、导向密封体、前引导和屏蔽套依次套装于抛光电极体上,导流体、导向密封体和前引导三者通过前引导紧固螺栓紧密连接固定,三者可作为一个整体;导流体、前引导的内孔与抛光电极体粘接,导流体、导向密封体、前引导的外部与金属管类零件的异形螺旋内壁滑动配合,屏蔽套与抛光电极体通过屏蔽套紧固螺栓固定且与前引导的一侧紧密接触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类零件异形截面螺旋深孔内表面移动式等离子电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套筒的外形为圆柱状,阶梯形内孔直径较大部分设有内螺纹,所述阶梯形内孔直径较小部分内侧安装轴承;换向套筒套在设备拉杆的一端,换向套筒阶梯形内孔的内螺纹与设备拉杆的外螺纹配合连接,换向套筒阶梯形内孔通过台阶与轴承外圈紧密配合;设备拉杆沿轴向开设阶梯形内孔,移动旋转装置的换向接头一端插装于设备拉杆的阶梯形内孔直径较大一端且呈紧密配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类零件异形截面螺旋深孔内表面移动式等离子电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体与抛光电极体接触面、前引导与抛光电极体接触面、导流体与前引导接触面,均通过环氧树脂粘接进行密封;抛光电极体与换向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换向接头与设备拉杆接触面通过橡胶圈进行密封,导流体、前引导与金属管类零件内壁接触面,通过导向密封体进行密封。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类零件异形截面螺旋深孔内表面移动式等离子电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后端盖为三层同轴线阶梯状圆柱体结构;换向接头的外形为阶梯状圆柱体结构,并沿轴向开设内孔,所述阶梯状圆柱体直径较小部分设有外螺纹;抛光电极体的外形为阶梯状圆柱体结构,所述阶梯状圆柱体直径较大部分的端面与后端盖相对应,所述阶梯状圆柱体直径较大部分的侧面与管类零件内壁相对应,所述阶梯状圆柱体直径较小部分沿圆周均匀开设四个主出液孔;同时,抛光电极体沿轴向开设阶梯形内孔,所述阶梯形内孔为中间部分直径小于两侧直径的结构,后端盖直径较小的两层圆柱体与所述阶梯形内孔的一侧插装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后端盖直径较大的一层圆柱体内侧紧贴于抛光电极体;所述阶梯形内孔的另一侧端部设有内螺纹,抛光电极体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换向接头的外螺纹配合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类零件异形截面螺旋深孔内表面移动式等离子电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屏蔽套外形为阶梯状圆柱体结构,并沿轴向开设内孔,屏蔽套套装于抛光电极体的阶梯状圆柱体直径较小部分,且屏蔽套的阶梯状圆柱体直径较大部分通过屏蔽套紧固螺栓与抛光电极体连接,使屏蔽套位于前引导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20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