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伸应变痕缺陷的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3539.8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4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东;鄂宏伟;王宝川;郑学斌;李学涛;韩龙帅;金磊;马闻宇;胡开广;姚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应变 缺陷 分析 方法 | ||
1.一种拉伸应变痕缺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高强钢的屈服平台长度;
对所述待测高强钢进行胀形试验,得到出现拉伸应变痕的待测零件;
对所述待测零件进行应变分析,确定所述待测零件出现拉伸应变痕时的第一应变值,确定所述待测零件上的拉伸应变痕消失时的第二应变值;
根据所述屈服平台长度、所述第一应变值、以及所述第二应变值,确定所述待测高强钢的应变分析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高强钢的屈服平台长度,包括:
沿待测高强钢的轧向和横向开展力学性能检测,确定所述待测高强钢对应的力学应变曲线;
根据所述力学应变曲线,分别确定所述待测高强钢轧向和横向对应的屈服平台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测高强钢进行胀形试验,包括:
对所述待测高强钢进行至少一种加载方式的胀形试验,所述加载方式包括平面应变、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
针对任意一种加载方式的胀形试验,基于设定的压边力和冲压参数,通过成形试验机对所述待测高强钢进行至少一种冲压高度的胀形试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设定的压边力和冲压参数,通过成形试验机对所述待测高强钢进行至少一种冲压高度的胀形试验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胀形试样制备,选用所述待测高强钢并制备预定尺寸的胀形试样,再用酒精清洗所述胀形试样的表面;
网格印制,利用网格仪对所述胀形试样进行网格印制,在所述胀形试样上蚀刻成网格矩阵排列的圆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网格仪对所述胀形试样进行网格印制,包括:
利用网格仪对沿所述胀形试样长边的一半进行网格印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测零件进行应变分析,包括:
利用光学设备及分析软件对所述待测零件的表面进行应变检测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测零件出现拉伸应变痕时的第一应变值,确定所述待测零件上的拉伸应变痕消失时的第二应变值,包括:
将所述待测零件出现拉伸应变痕时对应的最小应变值确定为第一应变值;
将所述待测零件上的拉伸应变痕消失时对应的最大应变值确定第二应变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屈服平台长度、所述第一应变值、以及所述第二应变值,确定所述待测高强钢的应变分析表,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应变值和所述第二应变值确定所述待测高强钢出现拉伸应变痕的应变值范围;
将所述应变值范围映射至所述屈服平台长度,确定所述待测高强钢的应变分析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待测高强钢的应变分析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高强钢对应的应变分析表;
根据所述待测高强钢对应的应变分析表,对所述待测高强钢的成形件应变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待测高强钢的屈服平台控制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待测高强钢的应变分析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测高强钢对应的应变分析表;
根据所述待测高强钢对应的应变分析表,根据所述待测高强钢的成形件的应变情况进行冲压工艺调整,以避免在所述成形件上出现拉伸应变痕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5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壶铃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