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3545.3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2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鲁旭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永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8 | 分类号: | F25D17/08;F25D23/00;B65G53/16;B65G53/34;B65G5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9 | 代理人: | 郑志鹏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循环 降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包括流化床、补偿风道、一次分选装置、二次分选装置、主风机、配气箱和循环风机,所述流化床与循环风机一端通过管道相连通,循环风机另一端与配气箱相连通,且配气箱与流化床相连通,一次分选装置、二次分选装置以及补偿风道均连接于流化床和配气箱之间,流化床通过风室与主风机一端相连接通,主风机另一端与配气室和流化床相连通;流化床上安装有过滤网,流化床上安装有第一散热器,过滤网的上方位置安装有第二散热器。本发明在整个循环风系统内部多处增加内置热交换器,大幅提升了系统降温能力;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在进一步降低风道风温的同时,增加循环系统压力,保证工艺压力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流化床是卷烟机的供料成条机中把烟丝输送进风室进而形成烟条的所有系统的总称,烟丝的输送及成条由气流来控制,烟丝的吹送由流化床完成,烟丝在风室中吸附成条由负压风机来完成。中国专利202110276168.5公开了一种新型流化床气流降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专利中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将原循环风内循环系统改为开环设计,进入流化床的空气均为车间恒温恒湿的环境风,风机排出空气通过管道进入集中除尘系统,理论上流化床内部温度仅比环境风稍高,运行时流化床内部温度显示不超过35度。
然而,上述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循环系统结构和原理改动较大,对风力系统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影响梗丝分选效果;(2)开环风机流量较大,对车间空调系统有较大影响,使用该装置时车间空调容量必须有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在保持闭环循环风系统的基础上满足国内各种车速卷接机组的降温需求,改动较小且风力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包括流化床、补偿风道、一次分选装置、二次分选装置、主风机、配气箱和循环风机,所述流化床与循环风机一端通过管道相连通,循环风机另一端与配气箱相连通,且配气箱与流化床相连通,一次分选装置、二次分选装置以及补偿风道均连接于流化床和配气箱之间,流化床通过风室与主风机一端相连接通,主风机另一端与配气室和流化床相连通;流化床上安装有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流化床上安装有第一散热器,过滤网的上方位置安装有第二散热器。
进一步地,上述的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散热底板和盖板,散热翅片设有多片,所述散热翅片安装于散热底板上,散热底板底部设有两个用于接通冷凝液的第一散热器接头以及两个通风管口,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各个第一散热器接头以及通风管口与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一散热器接头和通风管口贯穿盖板通孔,使得盖板连接于散热底板底部。
进一步地,上述的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其中,所述流化床的底部设有凹槽,第一散热器的各个散热翅片所形成的整体完全插入于流化床底部的凹槽内,所述盖板处于流化床底部。
进一步地,上述的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框架、分隔板和散热翅片,所述框架其中一侧边沿向内凹进,形成缺口,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框架一侧对边,框架另一侧对边与外侧的两个分隔板相间隔,各个分隔板呈栅形分布,分隔板与框架另一侧对边的间隔之间以及各个分隔板之间连接所述散热翅片,所述框架上设有用于接通冷凝液的第二散热器接头。
进一步地,上述的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其中,各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通风孔,第二散热器孔径大于过滤网孔径。
进一步地,上述的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其中,所述补偿风道处安装有第三散热器。
进一步地,上述的流化床循环风降温系统,其中,所述一次分选装置内安装有第四散热器,所述二次分选装置内安装有第五散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永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永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3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