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漂带隙基准电路及带隙基准源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5389.4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3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杰;孙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7 | 分类号: | G05F1/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谢清萍;刘兴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漂带隙 基准 电路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低温漂带隙基准电路及带隙基准源。所述低温漂带隙基准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温度范围判断模块和带隙基准源模块,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用于感测温度,输出温度码;所述温度范围判断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码,判断所处温度区间,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带隙基准源模块,与所述温度范围判断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温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温漂带隙基准电路及带隙基准源。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使用最多的电压基准源为带隙基准源,其输出电压受电压、温度、制造工艺等变化的影响很小,因而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带隙基准源在集成电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DAC、ADC、传感器和电源管理芯片等产品中。
传统的带隙基准源给系统其他模块提供基准电压时,如果只做常温校准不做高低温温度补偿,会产生较大的温度漂移,难以满足高精度的应用要求。
针对这种问题,业界提出一些温度补偿技术包括分段补偿、指数补偿、利用不同温度系数电阻补偿、高阶补偿等。其中,传统的高低温分段补偿技术通过在高温时向电路注入正温度系数电流IPAT和在低温时抽取一部分负温度电流ICAT,实现温度补偿,如图1所示,图2为使用高低温分段补偿技术补偿前的电压与温度图,图3为补偿后的示意图。可见,其温度分段点控制精度不高,不够精确,且补偿电流不易控制,容易影响电路的电源抑制比。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补偿技术,当系统电路中存在温度传感器电路时,实现一种低温漂带隙基准源。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低温漂带隙基准电路及带隙基准源,可以根据温度变化自适应调节带隙基准温漂。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低温漂带隙基准电路,所述低温漂带隙基准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模块、温度范围判断模块和带隙基准源模块,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用于感测温度,输出温度码;
所述温度范围判断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温度码,判断所处温度区间,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带隙基准源模块,与所述温度范围判断模块连接,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温漂。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范围判断模块包括温度比较器模块和数字逻辑模块,其中:
所述温度比较器模块接收所述温度码,与温度码参考数值信号比较,输出比较结果;
所述数字逻辑控制模块,与所述温度比较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比较结果,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温度比较器模块包括数值比较器,所述数值比较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其中:
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温度码;
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输入所述温度码参考数值信号;
所述第三输出端根据所述温度码和所述温度码参考数值信号的大小输出所述比较结果。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温度码大于等于所述温度码参考数值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在所述温度码小于所述温度码参考数值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低电平。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带隙基准源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误差放大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5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