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13026.5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4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伏;陈自均;陈星光;张航星;田密密;邱玉博;绍卡特·阿里;郭志军;付三玲;张亚坤;王甲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30 | 分类号: | A01D46/30;A01D46/24;B25J15/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毛若鹏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小果体果蔬 采摘 末端 执行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所述末端执行器包括驱动机构和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1)、基座(2)、第一挡板(3)、联轴器(4)、滑轨(5)、滑块(6)、螺杆(7)、直流电机(8)、齿轮(9)、转台(15)、第二挡板(16)和推杆(17);所述步进电机(1)固定在第一挡板(3)上,直流电机(8)置于基座(2)下方,转台(15)固定在第二挡板(16)上;所述滑块(6)内设有第一轴承,第二挡板(16)设有第二轴承和小孔,所述联轴器(4)将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与螺杆(7)的一端连接,螺杆(7)的另一端嵌于第二挡板(16)的第二轴承内;所述推杆(17)的一端嵌于所述第一轴承内,推杆(1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挡板(16)的小孔;所述步进电机(1)通过所述联轴器(4)带动所述螺杆(7)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滑块(6)和推杆(17)在所述滑轨(5)上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手指(11)、限位盘(10)、压敏传感器(12)和底座(14),底座固接于所述转台(15)上,所述底座(14)外圈为齿状,并与齿轮(9)啮合;所述限位盘(10)中心固定于所述推杆(17)穿过小孔的一端,所述限位盘(10)上设有孔洞,所述手指(11)穿过孔洞与底座(14)固定连接;
所述手指(11)末端设有曲面(13),所述压敏传感器(12)设于手指(11)末端曲面(13)内,末端执行器工作过程中,手指(11)外侧紧贴孔洞;
所述手指(11)为三个,且在所述底座(14)上沿圆周方向均匀等距分布;
所述手指(11)外侧形状曲线满足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11)实际尺寸如下:
若限位盘(10)行进距离为m,手指(11)旋转角度为θ,则二者满足函数关系f(θ,m),此函数关系为复杂的非线性函数,由solve函数可表示为:
由链式法则时:
联立:f(θ,m)=0;
可得最大旋转角度θmax;
进一步得出单个手指(11)所在曲线末端张合取值范围α,根据α、θmax和曲线函数Y,可确定手指(11)尺寸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11)尺寸数据包括单指距底座中心实际距离、手指(11)水平方向长度、手指(11)厚度、手指(11)宽度、手指(11)末端可达到聚合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11)为双材质手指,其底部10mm长度的材料为TPU软质材质,在末端执行器采摘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其余部分材料为PLA硬质材质,在末端执行器采摘过程中不发生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10)作往复直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定位果蔬;
S2:使末端执行器抓取果蔬,当果蔬位于抓取手指(11)的中心位置时,通过步进电机(1)转动,推动推杆(17)和限位盘(10)运动,使手指(11)底部TPU软质材质发生形变,向内弯曲,手指(11)的PLA硬质材质不发生形变,使三个手指(11)指端向中心聚合,手指(11)末端的曲面(13)紧贴果实,直流电机(8)转动,带动齿轮(9)并啮合底座(14)转动,进而带动抓取手指(11)部分,使果、柄分离;
S3:果柄分离后,采摘机器人机械臂可带动所述末端执行器到指定卸果位置,所述末端执行器开始卸果,步进电机(1)反向高速运转,带动限位盘(10)高速返回紧贴底座(14),手指(11)底部TPU软质材质向外弯曲,手指(11)的PLA硬质材质不发生形变,即回到S2的初始状态,果蔬自末端执行器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30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