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13026.5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4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伏;陈自均;陈星光;张航星;田密密;邱玉博;绍卡特·阿里;郭志军;付三玲;张亚坤;王甲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30 | 分类号: | A01D46/30;A01D46/24;B25J15/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毛若鹏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小果体果蔬 采摘 末端 执行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驱动机构和抓取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基座、第一挡板、联轴器、滑轨、滑块、螺杆、直流电机、齿轮、转台、第二挡板和推杆;手指外侧形状满足特定曲线,末端设有曲面,压敏传感器设于手指末端曲面内;控制方法分阶段控制采摘,抓取手指有四个过程状态。本发明装置可搭载在采摘机器人上,采用直线约束机构,将手指的旋转角度和抓取速度转化为限位盘行进距离与速度,减少由电机等驱动器件精度或扭矩带来的问题,避免单一关节转动造成的手指振动,抓取机构不稳定对采摘造成的影响;分阶段控制采摘,实现类球形小果体果蔬单果采摘,并降低采摘过程中对果实造成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李子、樱桃番茄、杏子等小体积的类球形果蔬营养物质丰富,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我国又是农业大国,果蔬产业是种植业中的第二大产业。在果蔬生产过程中,其收获作业是关键环节之一,因小果体果实在其植株上分布呈现出果体小、果实多、分布密集的特点,对于现有采摘方式:部分采用振动果树的方式使果实从果树上脱离,对果树和果实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另一部分采用末端执行器对单个果实进行采摘,缓解了对果树和果实的损伤,但现有的采摘机械手,如欠驱动机械手、形状记忆合金机械手等,常常用于较大果体果蔬采摘,而对于小果体采摘却研究甚少。因此研究对于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对于实现采摘机器人果蔬自动化采摘具有主要研究意义和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可搭载在采摘机器人上,实现类球形小果体果蔬单过采摘,降低采摘过程中对果实造成的损伤。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类球形小果体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所述末端执行器包括驱动机构和抓取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基座、第一挡板、联轴器、滑轨、滑块、螺杆、直流电机、齿轮、转台、第二挡板和推杆;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在第一挡板上,直流电机置于基座下方,转台固定在第二挡板上;所述滑块内设有第一轴承,第二挡板设有第二轴承和小孔,所述联轴器将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一端连接,螺杆的另一端嵌于第二挡板的第二轴承内;所述推杆的一端嵌于所述第一轴承内,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挡板的小孔;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带动所述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滑块和推杆在所述滑轨上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手指、限位盘、压敏传感器和底座,底座固接于所述转台上,所述底座外圈为齿状,并与齿轮啮合;所述限位盘中心固定于所述推杆穿过小孔的一端,所述限位盘上设有孔洞,所述手指穿过孔洞与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手指末端设有曲面,所述压敏传感器设于手指末端曲面内,末端执行器工作过程中,手指外侧紧贴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手指为三个,且在所述底座上沿圆周方向均匀等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外侧形状曲线满足函数:
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实际尺寸如下:
若限位盘行进距离为m,手指旋转角度为θ,则二者满足函数关系f(θ,m),此函数关系为复杂的非线性函数,由solve函数可表示为:
由链式法则z=时:
联立:f(θ,m)=0;
可得最大旋转角度θmax;
进一步得出单个手指所在曲线末端张合取值范围α,根据α、θmax和曲线函数Y,可确定手指尺寸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13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