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21174.1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2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黄迅雷;江晓川;涂文秉;黄勇;冉红梅;张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思美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H05B6/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5 | 代理人: | 贺爱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器,包括磁涡流线圈,驱动模块、微处理器,在微处理器控制下,驱动模块将电池电源的直流电信号变换成调频信号加入到所述磁涡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所述的磁涡流绕圈包括产生交变磁场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还包括对次级线圈功率采样的功率取样电路,所述功率取样电路输入接微处理器,所述的微处理器精准的计算出温度范围。本发明中,磁涡流线圈为首家创作初级和次级线圈,协调工作的案例。次级线圈负债发送电平给处理器,读取计算工作的热效能,通过处理器计算出适合的需要的工作温度,最大优点可以省去传统的温度传感器。让处理器更精准的计算出温度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磁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是感应加热电源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器(即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导磁性物体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即是通过把电能转化为磁能,使被加热钢体感应到磁能而发热的一种加热方式。这种方式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热片,电热圈等电阻式通过热传导方式加热的效率低下问题。
但是,目前的电磁加热器采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加热温度,但是,电磁加热器与电热片、电热圈等电阻式通过热传导方式加热的加热器不同,电磁加热器加热电路与发热体分属不同的器件,如电磁炉与炒锅,在电磁炉中产生产生交变磁场,铁质炒锅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铁锅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铁锅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锅内食物的效果,如果在电磁炉内设置PTC等温度传感器,是很难精确检测铁锅内的温度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器,采用从磁涡流线圈本身特性获得精确的温度,让处理器更精准的计算出温度范围。
本发明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加热器,包括磁涡流线圈,驱动模块、微处理器,在微处理器控制下,驱动模块将电池电源的直流电信号变换成调频信号加入到所述磁涡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所述的磁涡流绕圈包括产生交变磁场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还包括对次级线圈功率采样的功率取样电路,所述功率取样电路输入接微处理器,所述的微处理器精准的计算出温度范围。
进一步的,上述的电磁加热器中:所述初级线圈的一端接驱动器电源的输出端;次级线圈的一端接功率取样电路接微处理器的ADC端,另一端通过电阻R23接地。
进一步的,上述的电磁加热器中:功率取样电路包括二极管D5、电容C4、电容C9、电阻R34、电阻R39、电阻R50;所述的二极管D5的P端接次级线圈,N极通过电阻R34接微处理器的ADC输入口(MCU_ADC);在电阻R34两边分别通过电容C4、电阻R50和电阻R39、电容C9接地。
进一步的,上述的电磁加热器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根据微处理器输出的PWM信号驱动的谐振驱动模块;所述谐振驱动模块包括型号为DTQ6102的N_MOSFET(U23),所述N_MOSFET(U23)的G极接微处理器输出的PWM信号(PWM_OUT),S极接接电源正极(PW_OUT)形成驱动磁涡流线圈的驱动信号HEAT,D极输出的电流信号经过采样后接微处理器的ADC输入口(MCU_ADC)。
进一步的,上述的电磁加热器中:所述的N_MOSFET(U23)内烧结有二极管,在N_MOSFET(U23)的S极与驱动信号HEAT之间设置有二极管D21,所述二极管D21的N极接N_MOSFET(U23)的S极。
进一步的,上述的电磁加热器中:在微处理器输出的PWM信号与所述N_MOSFET(U23)的G极之间还设置有PWM桥驱动;所述PWM桥驱动包括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
微处理器输出的PWM信号经过由电阻R2和电容C4并联组成的电路后接三极管Q3的B极,三极管Q3的E极接地,三极管Q3的B-E极之间接电阻R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思美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思美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1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