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枝孢菌及其发酵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21960.1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3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献文;谢春兰;邹正彪;徐琳;谢明敏;郝优佳;胡曼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02;A01N63/30;A01P1/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晟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09 | 代理人: | 王静;郑书鑫 |
地址: | 361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枝孢菌 及其 发酵 制备 抗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真菌枝孢菌及其发酵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深海枝孢菌(Cladosporiumcladosporioides)170056的保藏编号为CCTCCM2020614,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21日,其发酵物能够强力杀灭副溶血弧菌,提高虾抗弧菌感染的能力,在抗副溶血弧菌药物的开发应用上具有潜力,在抗菌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药物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海枝孢菌及其发酵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弧菌的革兰氏阴性嗜盐细菌,广泛存在于靠近河流以及海水的地区。由病原弧菌感染所引起的鱼、虾、贝类等的弧菌病是水产养殖动物最主要的细菌性疾病。目前,已发现有27种弧菌可引起弧菌病,其中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最为常见。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可致食物中毒,引起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等。副溶血性弧菌给人和各种生物带来了潜在的危害。因此,有效防治副溶血弧菌病将是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关键一环,寻找防治副溶血弧菌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天然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物以及前体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新型疾病和耐药性致病菌的出现,使已有抗生素药物的临床疗效不断减弱,开发作用机制新颖或活性显著的药物显得愈发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海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170056,及其发酵物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来自深海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170056的发酵物,可以有效的抑制副溶血弧菌的生长,明显抑制虾体内的副溶血的生长,在抗副溶血弧菌药物的开发上具有潜力和应用前景。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深海来源的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170056,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614,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21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枝孢菌的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发酵提取物分离自深海枝孢菌的发酵液中,所述枝孢菌是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614的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170056。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深海枝孢菌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液;
S2、将步骤S1得到的发酵液进行离心,上清液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将萃取液低压浓缩得到深海枝孢菌发酵粗提物;
S3、将步骤S2得到的发酵粗体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发酵提取物。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步骤S1中的发酵培养具体方法为:
1)将深海枝孢菌在PDA平板上于28℃培养3~4天,获得深海枝孢菌菌丝体;
2)将深海枝孢菌菌丝体接到含有PDB的培养液中,经培养获得种子液;
3)将所述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于28℃摇床培养11天,得到发酵液;
所述发酵培养基包括20mg/L甘露醇,3mg/L酵母提取粉,5mg/L味精,10mg/L葡萄糖,3mg/L麦芽糖,5mg/L大豆蛋白胨。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步骤S3中发酵粗体物的分离纯化具体方法为:
1)将发酵粗提物用反相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用甲醇-水体系进行梯度洗脱,依次得到8个馏分:Fr.1~Fr.8;
2)将步骤1)得到的馏分Fr.4使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得到馏分Fr.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21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