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刺状拱形铝合金缸体内嵌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42628.3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3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友;李智;王振红;周迪;王明秀;王光英;肖劲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F02F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赵龙骧 |
地址: | 430056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刺 拱形 铝合金 缸体 内嵌件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刺状拱形铝合金缸体内嵌件结构,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它包括内嵌件本体,所述内嵌件本体包括中间拱形部和用于支撑括中间拱形部的两端鱼刺部。本发明鱼刺状两端对中间拱形部位形成有效支撑;内嵌件拱形部位,要承受工作状态下来自于曲轴施加的作用力,其拱形结构有较好的稳定性,为曲轴孔下部提供支撑,增加该区域的刚性,减少其变形,保证工作状态下曲轴孔的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刺状拱形铝合金缸体内嵌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和节能要求,发动机轻量化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缸体作为发动机最重的零件,其轻量化是发动机轻量化的重中之重;框架式缸体作为缸体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很多的优势;其下缸体由于集成了龙门缸体部分裙部及瓦盖,其结构刚性比龙门式缸体有较大提高,还能起到龙门式缸体加强板的功能,省掉了加强板,因此同时降低了成本,但是由于上下缸体安装需要,增加了安装法兰面,连接裙部与瓦盖之间结构也增加了下缸体重量,因此重量较龙门式结构有较大增加。重量成为了框架式缸体推广使用的较大障碍;采用铝合金等密度较小的材料代替传统的球铁成为了新的趋势。
由于裙部和瓦盖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下缸体,特别是裙部区域内侧显得设计臃肿,由于受力区域并不在外盖与裙部之间,其强度有较大富裕,因此采用铝合金等密度较小的材料代替传统的球铁成为了可能,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仿真计算结果显示曲轴孔变形有恶化趋势,因此发明一种新的适应铝合金材料代替传统的球铁的鱼刺状拱形铝合金缸体内嵌件结构成为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鱼刺状拱形铝合金缸体内嵌件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刺状拱形铝合金缸体内嵌件结构,包括内嵌件本体,所述内嵌件本体包括中间拱形部和用于支撑括中间拱形部的两端鱼刺部。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中间拱形部下部设有随型加强筋,所述随型加强筋顶面与中间拱形部底面贴合。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中间拱形部开设多个减重圆孔。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多个所述减重圆孔在中间拱形部上对称布置,所述中间拱形部中心布置一个中心减重圆孔,所述中心减重圆孔左右两侧分别布置多个侧减重圆孔,多个侧减重圆孔呈矩阵排布。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两端鱼刺部包括多根竖筋和多根斜筋,多根斜筋位于多根竖筋外侧,多根竖筋和多根斜筋共同呈鱼刺状,多根斜筋向内嵌件本体外侧倾斜。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多根竖筋包括第一竖筋和第二竖筋;所述多根斜筋包括第一斜筋、第二斜筋和第三斜筋,第二竖筋与第一斜筋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一竖筋与第二竖筋之间的水平距离;所述多根斜筋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中间拱形部与靠近中间拱形部的竖筋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倾斜过渡段和水平过渡段,所述倾斜过渡段与中间拱形部连接的一端的宽度大于与水平过渡段连接的一端。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竖筋中间均开设第一圆孔,所述倾斜过渡段和第二竖筋中间均开设第二圆孔,多根斜筋之间均开设第三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圆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圆孔的孔径大于第三圆孔的孔径。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内嵌件本体壁厚为4.5~5mm,所述中间拱形部直径为与其配合的曲轴的直径2.5倍,所述中间拱形部圆心位于通过曲轴孔圆心与底面垂直的连线上,所述中间拱形部与其配合曲轴孔下半圆的最小距离为5~5.5mm,所述内嵌件本体的宽度比曲轴孔轴承座宽度小10~11mm。
一种下缸体,包括所述鱼刺状拱形铝合金缸体内嵌件结构,所述内嵌件本体安装于所述下缸体的轴承座内部,所述中间拱形部圆心位于通过曲轴孔圆心与底面垂直的连线上。所述中间拱形部轴线与曲轴孔中心线平行度要求为0.02,所述中间拱形部上平面与曲轴孔最小距离为4.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42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