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性包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751367.1 申请日: 2022-06-28
公开(公告)号: CN115032048A 公开(公告)日: 2022-09-09
发明(设计)人: 李向宁;任淼;龚辉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1/36 分类号: G01N1/36;G01N1/28;G01N1/34;C08F220/10
代理公司: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代理人: 陆明耀
地址: 215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塑性 包埋 试剂盒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塑性包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A液和B液,所述A液为HM20树脂,包含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交联剂,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占体系总质量的82.5%,两者混合溶解;所述B液为经过提纯的偶氮二异丁腈,所述塑性包埋试剂盒中的HM20包埋树脂试剂由A液和B液混合溶解既得。本发明的包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聚合后能够较好地保持样本精细结构,聚合后硬度较高;制备方法经过较长时间实践经验,成功率高,可很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性包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尤其适用要保持和可视化超微结构的生物组织塑性包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荧光标记对于研究生物组织结构、探索疾病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树脂包埋(Resin embedding)是一项开发成熟的方法,被广泛用作为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基础工具。例如将荧光蛋白标记或经过荧光染料染色的生物样本进行树脂包埋后结合光学成像系统如SIM-fMOST进行切片成像可获取连续的荧光信号,重建出全脑范围的神经元投射连接模式和神经元三维精细形态。常用的树脂包埋方法种类较多,包括石蜡包埋、冰冻包埋、GMA树脂及LowicrylK4M、HM20树脂等。其中Lowicryl HM20树脂能够较快地渗透进入组织,并具有较低的自发荧光并能较好地保持组织超微结构,聚合后硬度较高,解决了切削性能差、遇水膨胀、不能连续切片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关于Lowicryl HM20的塑性包埋试剂盒技术领域匮乏,现有Lowicryl HM20树脂都需预处理后才可使用且制备流程繁琐、聚合方式常为紫外聚合。紫外光穿透能力较弱不适用于厚组织(>1 mm3)生物样本,并且紫外聚合会严重淬灭样品中的荧光信号。

因此,如何兼顾解决保持样本精细结构、流程简单、荧光信号保持较佳等问题是研发Lowicryl HM20的塑性包埋试剂盒的重要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适用要保持和可视化超微结构的生物组织塑性包埋试剂盒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性包埋试剂盒,包括A液(包埋剂)和B液(引发剂),所述A液为HM20树脂,包含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交联剂,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占体系总质量的82.5%,所述交联剂占体系总质量的17.5%,两者混合溶解;所述B液为经过提纯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所述塑性包埋试剂盒中的HM20包埋树脂试剂由A液(包埋剂)和B液(引发剂)混合溶解既得。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优选的,100%浓度的所述HM20包埋树脂试剂中,所述由A液(包埋剂)和B液(引发剂)的质量比为2500:4,其余浓度的所述HM20包埋树脂试剂使用无水乙醇稀释。

本发明所述的塑性包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A液(包埋剂)和B液(引发剂),再将所述A液和B液按比例混合溶解既得,

所述A液的制备方式为:首先使用玻璃层析柱对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交联剂分别进行过滤,在层析柱的出口处塞入些许脱脂棉,加入碱性氧化铝粉末,盖上塞子缓慢通入氮气,滤除树脂中阻聚剂,再将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和交联剂按比例混合溶解既得;

所述B液的制备方式为:首先使用冷凝管、锥形瓶、80℃水浴加热95%高浓度酒精,立刻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摇荡使其溶解,立刻抽滤,待冷却12-25小时后得到白色偶氮二异丁腈晶体,用漏斗抽滤,存于棕色器皿中干燥至少24小时,后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既得。

优选的,100%浓度的所述HM20包埋树脂试剂将所述A液和B液按2500:4的质量比混合溶解既得,其余浓度的所述HM20包埋树脂试剂使用无水乙醇稀释。

本发明所述的塑性包埋试剂盒的应用,制成HM20包埋树脂试剂明胶胶囊,适用于不同尺寸生物组织,直径分别为9.55mm、8.18mm、13mm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1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