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双元益生菌和枸杞膳食纤维发酵的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和风味物质指纹图谱的构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7291.3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7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潘道东;范贤康;吴振;曾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9/123 | 分类号: | A23C9/123;A23C9/13;A23C9/15;G01N30/86;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元益生菌 枸杞 膳食 纤维 发酵 凝固 酸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风味 物质 指纹 图谱 构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双元益生菌和枸杞膳食纤维发酵的凝固型酸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S1:发酵酸奶的种子溶液、启动剂的制备后,将全脂奶粉与蔗糖在60‑70℃下溶解在无菌水中,均质处理,得到复原乳;S2:将枸杞膳食纤维加入至所述步骤S1的复原乳中,混合后灭菌处理,等待复原乳冷却;S3:将步骤S1中得到的种子溶液和启动剂依次接种至所述步骤S2处理后的复原乳中,发酵后冷却保存得到由双元益生菌和枸杞膳食纤维发酵的凝固型酸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酸奶以及其风味物质指纹图谱的构建,通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酸奶提供了枸杞渣下脚料的应用方向,通过双元益生菌发酵解决了枸杞膳食纤维中枸杞多糖等抑菌物质残留导致酸奶中活菌数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食品凝固型酸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由双元益生菌和枸杞膳食纤维发酵的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和风味物质指纹图谱的构建。
背景技术
酸奶是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启动剂制成的。具有促进消化、改善胃肠道、预防癌症、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在后COVID-19时代,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酸奶等具有提高免疫力和胃肠道功能的食品,此外,酸奶的独特风味是其在全球流行的重要原因,酸奶中宝库超过100种的挥发性味道,包括酸、醇、醛、酯、碳氢化合物、硫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然而,不依靠食品添加剂,酸奶产品存在乳清易沉淀、口感差、风味单一等瓶颈,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因此,开发具有稳定质地、独特风味和潜在益生特性的酸奶至关重要。
益生菌被定义为活性微生物,当食用一定数量时,能够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而乳酸菌是益生菌的典型类型。
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类内源性酶消化吸收的可食用植物细胞、多糖及相关物质的总和,包括木质素、纤维素、果胶、β-葡聚糖、菊粉和低聚糖,膳食纤维能够改变酸奶的结构,增加了酸奶的坚固性、凝聚力和粘性。此外,随着枸杞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认可,枸杞产业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枸杞渣,枸杞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因此探索从枸杞渣中提取膳食纤维的应用,是实现废弃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键步骤。然而,由于枸杞多糖和枸杞色素等抗菌物质的残留,抑制酸奶中乳酸菌生长,从而影响酸奶的品质,导致枸杞膳食纤维(WDF)作为稳定剂在酸奶中应用仍存在一定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双元益生菌和枸杞膳食纤维发酵的凝固型酸奶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因枸杞产业蓬勃发展,产生的大量枸杞渣污染环境问题以及枸杞膳食纤维缺乏应用领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双元益生菌和枸杞膳食纤维发酵的凝固型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涂布于MRS平板上,静置培养后活化,将培养后的嗜热链球菌在M17肉汤中于42℃培养16h,将培养后的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分别在MRS肉汤中于37℃培养24h,将培养后的所述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以及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培养液分别离心并洗涤后用无菌盐水回收,回收得到的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的细菌汁液即为发酵酸奶的种子溶液,回收得到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细菌汁液即为发酵酸奶的启动剂;
将全脂奶粉与蔗糖在60-70℃下溶解在无菌水中,并均质处理,得到复原乳;
S2:将枸杞膳食纤维加入至所述步骤S1的复原乳中,混合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等待复原乳冷却;
S3:将步骤S1中得到的种子溶液和启动剂依次接种至所述步骤S2处理后的复原乳中,发酵后冷却保存得到由双元益生菌和枸杞膳食纤维发酵的凝固型酸奶。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步骤S1中,所述植物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953,命名为L.plantarum 53;所述干酪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956,命名为L.casei 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7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