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压铸件的压铸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58709.2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邵垚屹;黄春华;赵国枫;林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垚屹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B22D2/00;B22D17/20;B22D17/22;B22D17/26;B22D17/30;B22D17/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杨毅宇 |
地址: | 644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压铸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压铸件的压铸加工方法,属于压铸领域,通过对原有的金属压铸件压铸加工方法进行改进,在压铸前对动模预先处理,将原先的实心结构更换为空心结构,并在动模上对应的压铸件各个较厚部位处进行挖孔处理,并在孔洞中补焊反推补缩弹性件,在合模完成后,采用微过量压射的方式进行压射作业,多余金属液在金属液压作用下,暂存在反推补缩弹性件的形变空间当中,在压射完成,金属液冷却过程中,通过对动模内预先储放的反推液加压,对金属液压抵消,使得反推补缩弹性件形变恢复成初始状态,以将金属液余量精确反推至压铸件各个较厚部位处,对压铸件较厚部位处的缩孔同步补缩,有效提高结构复杂,且薄厚不均的金属压铸件的压铸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金属压铸件的压铸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压铸件是一种压力铸造的零件,是使用装好铸件模具的压力铸造机械压铸机,将加热为液态的铜、锌、铝或铝合金等金属浇入压铸机的入料口,经压铸机压铸,铸造出模具限制的形状和尺寸的铜、锌、铝零件或铝合金零件,这样的零件通常就被叫做压铸件。
压铸件成形过程中,存在缩松孔洞的问题,缩松孔洞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铸件结构方面原因,熔炼方面原因,工艺设计方面原因,其中铸件结构方面原因主要包括:1、由于铸件断面过厚,造成补缩不良形成缩孔,铸件壁厚不均匀,在壁厚部位热节处产生缩孔或缩松;2、由于铸件直径太小形成铸孔的砂芯被高温金属液加热后,长期处于高温状态,降低了铸孔表面金属的凝固速度,同时,砂芯为气体或大气压提供了信道,导致了孔壁产生缩孔或缩松;3、铸件的凹角圆角半径太小,使尖角处铸件的凹角圆角半径太小,使尖角处型砂轻能力降低,凹角处凝固速度下降,同时由于尖角处型砂受热作用强,发气压力大,析出的气体可向未凝固的金属液渗入,导致铸件产生气缩孔。
对于结构复杂,且薄厚不均的压铸件压铸过程中,上述由于铸件结构方面原因而产生缩松孔洞中的第一点在压铸件中尤其存在,对压铸件良品率会产生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压铸件的压铸加工方法,通过对原有的金属压铸件压铸加工方法进行改进,在压铸前对动模预先处理,将原先的实心结构更换为空心结构,并在动模上对应的压铸件各个较厚部位处进行挖孔处理,并在孔洞中补焊反推补缩弹性件,在合模完成,进行压射时,采用微过量压射的方式进行压射作业,多余的金属液会在金属液压作用下,通过反推补缩弹性件的形变而暂存在反推补缩弹性件的形变空间当中,在压射动作完成之后,金属液冷却过程中,通过对动模内预先储放的反推液加压,以对金属液压抵消,使得反推补缩弹性件形变恢复成初始状态,并在形变恢复过程中,将金属液余量精确反推至压铸件各个较厚部位处,对压铸件较厚部位处的缩孔同步补缩,有效提高结构复杂,且薄厚不均的金属压铸件的压铸良品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压铸件的压铸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挖孔焊接:在合模之前,在动模上压铸件较厚部位处对应挖孔,并在孔洞内焊接反推补缩弹性件;
S2.合模:合模机构启动合拢,形成型腔;
S3.微过量压射:通过压射机构按规定的速度推送过量金属液,并有足够的能量使之流经合模机构在合拢后所形成的型腔内,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传递给正在凝固的金属液;
S4.微动形变:过量的金属液所产生的金属液压将反推补缩弹性件挤压形变,过量的金属液随即被暂存在该形变空间当中;
S5.反推补缩:在金属液冷却过程中,对预先储放于动模内的反推液加压,对金属液压抵消,将反推补缩弹性件形变恢复成初始状态,并在形变恢复过程中,通过金属液在反推补缩弹性件处的余量对压铸件壁厚部位处进行定点补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垚屹,未经邵垚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58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