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双层套管的射孔弹及制备方法和射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0838.5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8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宏程;朱舰桥;阮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南航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19 | 分类号: | E21B43/119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46605 四川省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双层 套管 射孔弹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层套管的射孔弹及制备方法和射孔方法,射孔弹包括弹壳、传爆药、主装药和复合药型罩,复合药型罩包括侵彻药型罩和活性含能药型罩,侵彻药型罩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呈圆环状的开口端,活性含能药型罩内部设置为通孔结构,活性含能药型罩的一个通孔端部粘接在侵彻药型罩开口端部上,且侵彻药型罩和活性含能药型罩为同轴设置。采用本发明后,侵彻药型罩首先形成高速金属射流击穿套管并进入周围岩层,形成射孔通道;后部活性含能药型罩在爆燃药的高温高压产物作用下,形成二次脉冲作用,解决了现有射孔弹药型罩中射流能量明显衰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双层套管的射孔弹及制备方法和射孔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采作业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中,高压携砂大排量的压裂施工工艺经常造成岩层蠕变,产生塑性流动,并向井眼中心挤压,形成一种异常外挤力,使标准的套管无法承受,套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形变或挤毁。工程上,采用局部双层组合套管结构解决套变问题。
普通射孔器应对双层套管井况,由于穿透双层套管射流能量损失较大,导致外层套管穿孔孔径较小,影响压裂效果,进而影响油气产量。双层套管射孔技术就是为了提高双层套管的穿孔孔径,在射孔层段建立更好的油气开采通道,达到提高油气井产能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作者刘润滋于2017年在《含能复合药型罩的技术研究》中公开了:含能复合药型罩是一种新型复合药型罩结构,内层罩材料为密实金属,形成主射流侵彻靶体,外层罩采用金属氟聚物反应材料用于增加对靶体的侵彻后效。含能复合药型罩具有复合罩材料利用率高,射流头部速度大和含能材料高效毁伤等优点,是聚能装药结构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相关理论,仿真计算和实验测试结合起来,对含能复合药型罩射流和侵彻性能进行研究,得出含能复合药型罩材料壁厚对射流形成和靶体侵彻的影响规律。 理论上分析了铝与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反应平衡组成和反应机理。阐述分析了药型罩射流形成的相关理论。通过仿真软件AUTODYN,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含能复合药型罩射流形成及钢靶,混凝土靶侵彻过程。得到了相关结果。内层罩为钨铜材料且结构固定,含能材料定义Shock方程状态时,射流的速度随着外层罩壁厚的增大而减小;含能材料定义JWL方程状态时,四种外罩壁厚情况下的射流速度和侵彻深度都要优于Shock方程状态时的射流,射流速度和侵彻在外罩壁厚为1.2mm时达到最大,速度为6049m/s,侵彻深度为173.92mm。通过静破甲实验研究了含能复合药型罩侵彻钢靶和混凝土靶性能,得到了不同壁厚的含能复合药型罩对目标靶的侵彻结果。实验体现了含能材料的受冲击引发化学反应的特性,相对于模拟情况,含能复合药型罩明显获得了更大的侵彻深度和孔径。表明仿真计算已经很接近实验结果。
再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412791A公开了一种大孔容射孔弹及其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公开日为2020.07.14,所述大孔容射孔弹包括弹壳、传爆药、炸药、一级药型罩、二级药型罩及药型罩固定环。由于采用了一级药型罩与二级药型罩构成双层药型罩,炸药爆炸后推动双层药型罩形成叠加金属射流实现穿孔和扩孔,能够同时兼顾穿孔深度和穿孔孔径。
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1、复合药型罩射孔弹制造工艺较为困难,需要将药型罩制造成密实金属层及金属氟聚物反应层两层,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实施;2、在双层套管射孔应用中,复合药型罩射孔弹存在射流反应时间过快,射流能量迅速减小,严重影响射孔穿深及外层套管穿孔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双层套管的射孔弹及制备方法和射孔方法。采用本发明后,侵彻药型罩首先形成高速金属射流击穿套管并进入周围岩层,形成射孔通道;后部活性含能药型罩在爆燃药的高温高压产物作用下,形成二次脉冲作用,解决了现有射孔弹药型罩中射流能量明显衰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南航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川南航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0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