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伸缩侧踏板的电动汽车及其伸缩侧踏板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64864.5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6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炳;顿栋梁;冯峰;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2 | 分类号: | B60R3/02;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詹守琴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踏板 电动汽车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伸缩侧踏板的电动汽车及其伸缩侧踏板的控制方法,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车体;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体上;分级伸缩模块,所述分级伸缩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体车身门槛上,所述分级伸缩模块的输出部可在收缩于所述车体车身门槛表面和凸出于所述车体车身门槛表面之间切换;通过将所述分级伸缩模块布置在车身门槛上,通过控制分级伸缩模块的输出部在收缩于车体车身门槛表面和凸出于车体车身门槛表面之间切换,以形成用于供驾驶员和乘客上车用的伸缩侧踏板机构,在极小的有限空间布置了侧踏板机构,保障了电动汽车的上下车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伸缩侧踏板的电动汽车及其伸缩侧踏板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
随着汽车电动化的推广普及,电动汽车成为未来汽车的必然趋势,汽车的装备配置也越来越丰富,汽车的上下车便利性也是日常用车场景中最常见的情形之一。为了解决汽车上下车便利性,我们有很多相关的装备来提升,比如侧踏板。燃油汽车的侧踏板机构一般是在汽车的底部,但是电动汽车的车身底部一般都被电池占用,无侧踏板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伸缩侧踏板的电动汽车及其伸缩侧踏板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即如何解决电动汽车的车身底部一般都被电池占用,无侧踏板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伸缩侧踏板的电动汽车,包括:车体;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体上;分级伸缩模块,所述分级伸缩模块设置于所述车体车身门槛上,所述分级伸缩模块的输出端可在收缩于所述车体车身门槛表面和凸出于所述车体车身门槛表面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级伸缩模块包括驱动组件和分级伸缩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分级伸缩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涡轮电机和涡轮蜗杆,所述涡轮电机设置于所述车身门槛内,所述涡轮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涡轮蜗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涡轮蜗杆的另一端为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分级伸缩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级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伸缩部的一端与所述涡轮蜗杆螺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涡轮蜗杆之间形成螺纹传动;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伸缩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部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部与所述第一伸缩部之间形成螺纹传动;第三伸缩部,所述第二伸缩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伸缩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部与所述第三伸缩部之间形成螺纹传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伸缩部外侧还设有造型部,当所述电动侧踏板处于收缩状态,所述造型部与车体的车门共同组成车体的侧面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伸缩板上端设有防滑纹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汽车还包括:高度传感组件,所述高度传感器设置于车体;视觉感应组件,所述视觉感应组件用于识别车主和乘客的身高信息;距离感应组件,所述距离感应组件用于对分级伸缩模块的伸缩空间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觉感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360°环视视觉感应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距离感应单元包括摄于所述车体的雷达测距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4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