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768373.8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6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曹立冬;陈慧萍;黄啟良;赵鹏跃;曹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56 | 分类号: | A01N43/56;A01N25/28;A01P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王道川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唑螨腈 聚氨酯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微囊悬浮剂由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水、增稠剂和防冻剂组成;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中:乙唑螨腈的质量分数为3~10wt%,乙唑螨腈包封率为45~99wt%,增稠剂和防冻剂的质量分数均为0.1~0.3wt%;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中,乙唑螨腈的载药量为10~55wt%。制备方法:乙唑螨腈原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到乙酸乙酯中,得到油相;将乳化剂和分散剂加入到超纯水中,得到水相;将油相滴入水相中,得到水包油溶液;边搅拌边向水包油溶液中滴入三乙醇胺水溶液,将其升温后固化,加入增稠剂和防冻剂搅拌均匀。本发明可有效提高乙唑螨腈缓释控制效果,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囊载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作为农作物保驾护航的守卫者-农药,越来越期待走上缓释化、多功能化、颗粒化以及省力化的道路,而应用于众多领域的微囊制剂在农药的控制释放方面一直备受关注。
农药微囊化后具有很多优点,如氟咯草酮微囊化后应用于向日葵,可以减少对植物的毒性;乙草胺和莠去津微囊化后应用于谷物,可以延长其持效期;茵达灭微囊化后应用于谷物可以减少农药的挥发。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喷雾干燥法、静电结合法、挤压法以及空气悬浮法等;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单、复凝聚法,水、油相分离法,复相乳化法等;而化学法主要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锐孔-凝固浴法等。界面聚合法拥有简单的制备工艺以及较快的反应速率,利于连续化生产,且对反应要求不高(比如生产设备、反应单体的纯度和原材料配比),是目前农药微胶囊化常用的方法之一,此外界面聚合也是常用的产业化生产方法。
乙唑螨腈作为一种非内吸性杀螨剂,主要通过触杀及胃毒的作用杀死螨虫,对各类作物均有较好的除螨效果。由于其杀螨作用方式为触杀,因此在喷药时必须均匀周到,且浓度不可太低,否则会降低其杀螨效果;但是如果使用浓度过高的乙唑螨腈喷施农作物,可能会影响农作物根茎的生长。另外,对于触杀作用方式的农药,延长乙唑螨腈的释放周期也是提高其杀螨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进一步提高乙唑螨腈持效性是乙唑螨腈充分发挥其药效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促进农作物根茎伸长、且持效性好的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当前乙唑螨腈在杀螨过程中因使用浓度高导致的农作物生长被抑制以及杀螨持效性短、易复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由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水、增稠剂和防冻剂组成;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中:乙唑螨腈的质量分数为3~10wt%,乙唑螨腈包封率为45~99wt%,增稠剂和防冻剂的质量分数均为0.1~0.3wt%;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中,乙唑螨腈的载药量为10~55wt%。
上述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乙唑螨腈的质量分数为5wt%,乙唑螨腈包封率为72wt%,增稠剂和防冻剂的质量分数均为0.2wt%;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中,乙唑螨腈的载药量为55wt%。如果增稠剂的添加量过少或不添加增稠剂,则会导致制备得到的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不稳定、易分层而影响药效;但如果增稠剂添加量过多,则会影响其倾倒性能,且导致该微囊悬浮剂在水中的分散乳化性差;添加防冻剂可以防止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中水分结冰,从而使其在低温下也能长期存放。
上述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的粒径为2~40μm。
乙唑螨腈聚氨酯微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68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